今年11月,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景亢村埃蒙小镇牛圈咖啡馆开业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原本村民计划拆掉的牛圈,摇身一变成了民族文化与餐饮消费巧妙融合的“网红打卡地”,“牛圈咖啡馆”每天座无虚位,不提前预约一座难求。 把破旧的牛圈改造成特色咖啡馆,源于乡贤艾芒的一个创意。艾芒是临沧佤族原创歌手,是传播佤族文化和音乐的使者,是让佤族音乐在京城开花的第一人,还是在北京创建6家知名度颇高的民族文化餐吧——埃蒙小镇的成功企业家。事业获得成功后的艾芒,一直关心家乡的建设,希望把自己成功的经营模式带到家乡。于是,景亢村里的破旧牛圈,变成了汇集云南少数民族饮食、音乐、舞蹈和民俗文化等多样元素的特色餐吧。 像艾芒这样乡贤回乡建设家乡的故事,在双江还有很多。近年来,双江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拓展乡村振兴工作新领域,建强四站聚乡贤之力,充分发挥乡贤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建强工作站,牵好乡贤“回乡线”。在拓宽挖掘乡贤渠道上下功夫,做好乡贤统计、登记工作,建立乡贤人才库,完善乡贤信息梳理和规划工作,合理调配运用乡贤力量,切实发挥乡贤技能专长,让更多乡贤走入人民群众的视野,沉到乡村振兴一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建强服务站,搭好乡贤“建乡台”。在提升服务乡贤水平上下功夫,做好乡贤建设家乡的服务工作,建立完善乡贤集中议事和学习场所,加强职能部门与乡贤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指导,切实保障更多的乡贤把资金、人才、管理和技术等先进资源带到基层,带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 建强组织站,领好乡贤“治乡路”。在加强引导乡贤力量上下功夫,坚持党对乡贤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同乡贤的沟通,抓实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力量,完善乡贤参事工作制度,健全乡贤联络机制,做好工作安排部署,确保乡贤引导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建强宣传站,唱好乡贤“归乡戏”。在强化宣传乡贤力度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乡贤激励机制,厚植乡贤文化,讲好乡贤故事,提高乡贤归属感和荣誉感,营造崇贤尚德的文明乡风,形成人人学乡贤、人人颂乡贤、人人做乡贤的浓厚氛围,让乡贤的正能量逐渐内化为群众大干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我县鼓励更多乡贤反哺家乡,吸引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回归家乡、建设乡村,让美丽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旅之地,为人们‘一解乡愁’。”艾芒说。 (通讯员 李太文 编辑 邓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