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临沧要闻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临沧:“双语”普法夫妻档 同心情暖阿佤山
普法强基在行动 | 临沧:“双语”普法夫妻档 同心情暖阿佤山
发布时间:2023-03-27 10:01 新闻来源: 今日临沧  浏览量:936

随着边境地区法治建设的不断纵深推进,不少移民管理警察化身普法宣传员热情投入到边境村寨法治宣传第一线。其中,云南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勐董边境派出所民警杨雪松和妻子班亚仙两人在这支队伍中显得很特别,因为他们是被阿佤山群众津津乐道的普法宣传“夫妻档”。

 640.png

来阿佤山戍边已20载,杨雪松早已积累下自己的工作方法。他善于用看似与“法”毫不相关的“唠家常”“帮小忙”等法治宣传“破冰锦囊”,快速拉近与佤山群众的距离。

而在人社局工作的妻子班亚仙善于用本民族佤语和群众打交道,两口子用“佤—汉”双语在阿佤山开辟着法治宣传“战场”。

不负真情 并肩作战

2005年,还是边防军人的杨雪松与本地佤族姑娘班亚仙情投意合,喜结连理。2019年改革转制后,从军人身份转换为移民管理警察的杨雪松迅速调整状态,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戍边实践。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为一名军人转改的移民管理警察,杨雪松始终不忘小家大爱的家国情怀。他时常与在人社局工作的妻子交流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为民服务,怎样从如今的“藏青蓝”事业中延续曾经的“橄榄绿”精神。

“平时他的边境执勤执法工作忙,我作为基层工作者十分理解。能和他一起站在普法战线上当‘战友’,是我们这个小家最幸福的‘公约数’。”在丈夫影响下,妻子也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持着向善向上的初心。为了给丈夫最好的精神支持,她也主动报名加入了佤山普法志愿者队伍。

夫妻俩用真切的普法行动,为阿佤山的群众带去一场场法治盛宴。他们选择做彼此的“爱人”,也选择对方做奉献佤山的“搭档”,成为西南边境阿佤山深处普法宣传队伍中,唯一一对“佤—汉”双语“警—属”普法“夫妻档”。

 640 (1).png

不忘初心 为民分忧

“在平时的执勤执法工作中,我们遇到过不少不懂法的老百姓一次次触碰法律‘红线’,不少人在接受讯问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有多严重!这次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对我们执法者来说恰恰是很好的普法宣传契机。”谈及自己投身法治宣传的初心,杨雪松不禁为那些因不懂法而触犯法律的人深感惋惜。

在杨雪松影响下,妻子班亚仙充分利用自己“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立足工作岗位,结合佤族同胞较关心的劳务纠纷、拖欠工资、工伤维权等方面问题,用佤语讲解法律知识。她走进民族村寨向同胞们讲道理、说法理、明情理,用身边的事实举例,为遇到法律问题的佤山群众排忧解难。

“我是土生土长的佤山人,很多佤族同胞利益受损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捍卫权利,我希望能用他们听得懂的佤话,为家乡同胞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班亚仙说。

佤语普法工作中,这对“夫妻档”用生动、实用、贴心的优质法治宣讲“套餐”,回应着佤山群众的新期盼。

 640 (2).png

 不忘大爱 情系佤山

“忙起来的时候就顾不上孩子……”想起不能给孩子足够陪伴,以及给长辈带去的负担,杨雪松夫妇不禁心怀歉疚。

 大女儿是当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因为工作繁忙,夫妻俩辅导大女儿功课的时间很有限,好在大女儿对父母的工作也很理解,在处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时,还能帮奶奶照顾2岁的妹妹。

一边是工作中一遍遍登门走访、一次次语重心长的耐心解答,一边是生活中一声声孩啼呼唤、一件件两难全的家长里短,这就是杨雪松夫妇的日常,普通琐碎而又平凡浪漫。他们舍弃休息时间,一起投身到边境普法事业中,互帮互教,为佤山平安、群众福祉默默奉献着。有了丈夫支持,普法成为妻子回馈家乡的“筑梦平台”,有了妻子助力,异乡佤山成为杨雪松亲切的“第二故乡”。

小家传大爱,共筑佤山梦。在祖国边境线上,像杨雪松这样坚守一线的移民管理警察,像他们这样的戍边家庭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千万小家的付出、平凡岗位的坚守,传递着新时代的爱与温情,汇聚成新时期家国安宁的强大力量,守护着一方平安。

(来源:今日临沧     编辑:付元刚)


相关阅读
云县:“行走的”妇女微家引领香葱种植新篇章
临沧耿马:特色养殖“鸵”起幸福生活
重磅!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开通“阳光志愿”系统,免费帮考生报志愿
 
临沧双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文化中国行 | 临沧:古朴民族村寨焕发现代活力
临沧:金融活水滋养“绿水青山”
 
图片导读
 
全市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召...
 
临翔:野生菌探出头来展示美丽...
 
“红色前哨”守护美丽佤山...
 
2024年云南省“爱我国防 强国复...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