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中国节 > 让文明祭祀不再成为问题

让文明祭祀不再成为问题
作者:云南网    发布日期:2023-04-01    阅读数:175次

  移风易俗树新风 图片来源:人民网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清明将至,祭祀扫墓的高峰正在到来。云南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倡议书》,在“节俭治丧、文明祭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及时将倡议书发放到千家万户,并做好宣传,确保《倡议书》内容家喻户晓、落到实处,对于破除陋习,培育形成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人们走向乡村田野,通过上坟敬香等祭扫形式,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对生活的感恩,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情怀的具体体现。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清明祭祀先人,也是民族血脉涌动不息、精神生命传承不止的重要文化载体。然而,现实中的一些清明祭祀活动,却在逐渐脱离应有的精神内涵,把燃放更多鞭炮、焚烧更多纸钱和纸扎豪宅豪车等作为对先人是否怀念的标志,互相攀比、从众跟风,不但容易引发山林火灾,破坏生态环境,更会加重群众经济负担,污染乡风民俗,给民生幸福和乡村振兴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亟须正视问题,大力倡导文明祭祀、树立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尚,才能让清明文化在传承创新中不断焕发生机,助力民生幸福的增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凝聚新力量。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是面对心灵的铸魂工程,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搞个活动就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同心、共同努力,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倡议书》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有对不良行为的反对,也有对文明新风的鼓励。坚持对标《倡议书》内容,在明确反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行为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传播文明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通过正面典型的引领,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动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乡风靠自律,也不可缺少他律。没有刚性的制度规范和精准严格的治理,文明往往容易沦入“公地悲剧”“破窗效应”的陷阱。步行穿过十字路口,即使红灯亮着也可能脚步不停;如果换成开车,面对不可避免的处罚,就会耐心等待。实践证明,文明需要熏陶涵养,更需要制度规范。坚持因村制宜,突出村民自治,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推进乡村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细化约束性措施,明确告诉村民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不断唤醒群众对文明的敬畏遵守意识,文明乡风才能根植沃土、枝繁叶茂。

  站位全局、立足乡村,把不良风俗减下去、让良好风尚加起来,乡风文明必能迈上新境界、创造新精彩。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4941号-3

主办单位:中共临沧市宣传部委       版权所有:中共临沧市宣传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