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实践 > 临沧双江:“课后服务”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临沧双江:“课后服务”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双江融媒    发布日期:2024-01-18    阅读数:1272次

一群漂亮的小卜哨正跳着轻盈灵秀的孔雀舞,而另一群阿佤姑娘则跳着奔放狂野的甩发舞;一群学生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红色影视,而另一群学生又在做慷慨激昂的演讲表演……这些场景,正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各中小学的课后服务中精彩上演。

全县75所义务教育学校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学校实际和特色,汇集社会多方力量,课后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育人”成效十分显著。

 W020240104641791851352.jpg

赓续红色血脉,铸牢爱国情怀

全县各中小学校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课后服务中扎实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县民族小学开展“老班长”进校园爱国主义宣讲课,县勐勐小学邀请“双江晚霞”银发宣讲团到校宣讲红色故事,勐库中学、勐库镇中心完小开设红色影视观赏课,沙河中学、勐库镇邦改完小开设唱红歌课,大文乡千信完小开设“小小红色讲解员”课。

同时,各学校还经常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圈控起义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瞻仰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辈。课后红色课程的开展,不仅有助于传承党的红色血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奉献意识、家国情怀等,引领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W020240104641792000625.jpg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双江由水得名,因茶闻名,是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为保护好、传承好本土民族文化,全县中小学聘请优秀少数民族退休党员干部到校指导或开设特色精品课程35门。

邦丙乡邦丙完小开设布朗族歌舞课、南直完小开设布朗族蜂桶鼓舞课,大文乡户那完小开设拉祜族“七十二路”打歌课,沙河乡忙开完小开设佤族鸡枞陀螺课和傣族制陶课……并通过与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相融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多样化平台,助力学校品质发展、特色发展。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各民族特色歌曲、舞蹈、手工艺制作等传统技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传承和弘扬了各民族传统文化。

 W020240104641792037684.jpg

厚植劳动理念,建设绿美校园

全县中小学党支部将“绿美校园”创建与学校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课后服务中科学推进。县一中党总支通过开展主题劳动教育课,创建了“绿美班级”和“绿美宿舍”,打造了“润泽潭”“灵月潭”等绿美生态亮点,建设了特色花圃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

勐库中学党支部组织开展“绿美校园 党员先行 师生同心”活动,利用劳动教育课,党员教职工带领学生完成植树270多株,绿化校园1100多平方米。忙糯中学党支部组织男教师、高年级同学自主修建蓄水池,齐力解决学生用水难题。课后服务中的劳动课,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课后服务”创造了不一样的课堂,21000多名孩子在多元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近5000人次学生在省、市、县体育、艺术、科技类竞赛活动中获奖。

(作者:刘家飞    编辑:付元刚)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4941号-3

主办单位: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