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6月14日 星期六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沧江网评 > 以文明之举绘就城市底色
以文明之举绘就城市底色
发布时间:2025-05-16 09:09 新闻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量:3009

近日,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公开征求《临沧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意见建议的公告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大家在讨论该征求意见的同时,也在对照自己的言行。认为,城市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健全的文明公约,更需要全民参与和维护。在制度的执行与文明实践中,每个公民都应主动承担起文明使者的责任,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诠释文明内涵。

做文明规范的忠实践行者。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市民的文明素养体现在对规则的自觉遵守。在公共场所保持适当音量,杜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在网络空间恪守公序良俗,拒绝传播谣言与戾气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实则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只有每个人都自觉遵守,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才能为城市文明增添一抹亮色。

做文明风尚的积极传播者。文明如同春风化雨,需要每个人的主动传递。家长应以身作则教导子女遵守交通规则,商户要自觉履行“门前三包”责任,游客在领略民族风情时更要爱护文化遗产等等,我们每个市民都应成为文明火种的传递者,在言谈举止间展现临沧人的精神风貌。

做文明社会的协同建设者。文明创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携手努力。机关单位要落实“文明办公”制度,餐饮企业要践行“光盘行动”倡议,学校需将文明礼仪融入课堂教学,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村民既要守护绿水青山,也要革除陈规陋习……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格局。

文明城市的建设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每个市民持之以恒地付出。当我们把遵守交规视为理所当然,把爱护环境当作分内之事,把尊重他人变成生活习惯,文明的种子就会在边疆热土上茁壮成长;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文明之花必将在全社会绚丽绽放。

(作者   王萍   编辑   付元刚)

相关阅读
菌子好吃,但别让“舌尖盛宴”变“急救现场”
端午节:在传承与创新中弘扬传统文化
紧扣重点任务把美好蓝图变为幸福实景——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
以文明之举绘就城市底色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不断开创临沧发展新局面
 
图片导读
 
沧源:让观鸟人“疯狂心动”的...
 
双江:“金果果”奏响乡村振兴...
 
云县这个村的“甜蜜事业”“蜂...
 
临沧市13382人参加高考,各项工...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扫码加入“智慧熊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