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沧江网评 > 【“彩云杯”网评大赛】释放好人才“虹吸效应”
【“彩云杯”网评大赛】释放好人才“虹吸效应”
发布时间:2022-05-31 15:35 新闻来源: 临翔区委网信办  浏览量:9892

“虹吸效应”是一种独特的物理学现象。“人才虹吸”的根源在于各地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压力差,趋势决定了人才的流向与流量,做好人才工作,首要在于找准人才流动的“趋势”。笔者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关键,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各地应明晰定位、理清思路,在现有人才“流量池”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释放好人才“虹吸效应”。

注重育才,保证“流量池”水源充足。本土人才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占据绝大部分。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应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把基础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流量池”,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进各类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推动人才规模、结构、质量、效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把激发本土优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依据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对本土人才的培训类别、时间、规模、方式、内容等进行提前布局,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数量和质量并重,突出“传帮带”发展一批、“送出去”锻炼一批、“证书式”培训一批、全覆盖选派一批,着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民”。

注重引才,保证“流量池”水质优良。无论从自然禀赋还是从产业结构上看,推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原料基地向加工基地转变都需要紧紧依靠引领资源转化的“高精尖缺”人才,对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对人才队伍建设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把“高精尖缺”人才作为活水注入到人才“流量池”,以人才集群衍生产业集群。要重点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优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人才工作短板弱项,依据人才发展规划及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加强产才融合政策的配套衔接,积极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轨开展,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优先目标,依托各类帮扶资源,靶向引进符合发展需求,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拔尖人才,切实将“高精尖缺”人才引领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着力保证人才“流量池”水质优良。

注重用才,保证“流量池”水光潋滟。建功立业是人才的最大福利,人才工作更需要在事业留才上下功夫,大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创造条件,使他们事业有所发展、成绩有所彰显,才能保障人才“流量池”水光潋滟。在给政策、搭平台上,鼓励规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利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已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支持大专院校和高层次人才搭建工作站、科研站,开发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在给项目、保服务上,以盘活现有项目的方式,把最好的生态空间和地理区位用于聚集人才,全力为人才开展工作提供办公、研究和科研条件等后勤服务,切实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各类人才建功立业,为各类人才在干事创业解决后顾之忧。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把本土人才培育和外来人才引进相结合,并做到人尽其用其才,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汇集的高地,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作者:周露(临翔区委组织部

 沧江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沧江网评,投稿邮箱lcxww0883@163.com。


相关阅读
【人民法官鲍卫忠】良好家风涵养更多时代楷模
夯实未成年人控烟法律基石
挖掘用好红色资源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昆港时评】“茶咖”融合 为云南美好生活“样样好”蓄力
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热烈祝贺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同心同向赴新程 接续奋斗向未来​——热烈庆祝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图片导读
 
新村完小:“班班有个图书角”...
 
两洋之窗 世界花园 中国一临沧...
 
3500年的“公开出版物”...
 
临沧:组织60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