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沧江网评 >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发布时间:2022-07-25 09:12 新闻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量:22818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支撑,自治是源泉。通过人才能极大地优化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首要目标,有效的组织体系为产业发展凝聚合力、保障要素、拓展空间;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基层民主保障,村民自治能够切实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人才、产业、村民自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激”活力“发”动力,聚集发展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要善于利用正确的价值观评判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从而有效服务乡村建设和带动村民发展。一方面要围绕全链条人才培养理念,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规划。按照擅长什么培养什么的原则,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壮大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招引一批特种人才,让特种人才成为乡村建设的特种力量。另一方面要彰显正确的价值观,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既要凸显经济价值,通过物质奖励、政策扶持等措施让人才在享受“经济价值”实惠中激发创造活力。同时,也要凸显精神价值,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业设岗实施典型引路法,通过树立标杆示范,放大榜样引路效应,激发人才动力,示范带动村民共同发展。
  “合作”“理事”抓产业,促持续发展。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振兴理事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发展振兴中具有非常行之有效的组织带动作用,也是乡村产业聚集发展的最基层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合作发展”理念,要在合作规划、合作服务、合作模式、合作创收上下功夫,通过合作统一民心、凝聚力量、共同致富,避免成为私人私有的定制化“合作服务”。另一方面“理事会”要“理事”,要充分发挥好理事会知民情、晓民意、熟村情的特点,组织村民以主人翁的角色“理”规划共谋划、办实“事”管公事、“汇”民心建制度,营造事经大家议、财由大家管、事情一起干的良好发展氛围,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村民可持续增收提供强大的民心力量和组织保障。
  “三治”并举,振兴百姓积极性。人民当家作主是乡村振兴最强大持久的动力源泉,引导村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同时,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髙,就必然要求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要引导村民与时俱进重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尝试推行红黑板评比、以积分兑换奖励等方式,激励各族群众在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自己能够做的事自己做,以竞争性激励或全民积分制管理推动“自治”。在持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和网格化服务模式,以全域网格化管理推动“法治”。充分依托村史室,上好知恩感恩、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农民讲习、民族团结“五堂课”,向各族群众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引导各族群众认清“惠在何处、福从何来、恩向谁报、心跟谁走”,以感恩教育推动“德治”。(作者: 杨永平)

相关阅读
【人民法官鲍卫忠】良好家风涵养更多时代楷模
夯实未成年人控烟法律基石
挖掘用好红色资源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昆港时评】“茶咖”融合 为云南美好生活“样样好”蓄力
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热烈祝贺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同心同向赴新程 接续奋斗向未来​——热烈庆祝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图片导读
 
临沧镇康:农家书屋溢“书香”...
 
临沧:“樱桃红”铺就农旅融合...
 
贡象节:倾听人象共生的故事...
 
临沧临翔:傣族象脚鼓舞 舞出...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