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3年03月26日 星期日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人文地理 > 博尚碗窑村:陶艺传世远,古风沁人心
博尚碗窑村:陶艺传世远,古风沁人心
发布时间:2022-10-12 10:05 新闻来源: 云南网  浏览量:27047

 这里,早在明朝就开始手工制作土陶工艺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1.jpg

2.jpg

3.jpg


 在这个手工艺逐渐没落的时代,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这个叫碗窑的小村子,这里的人家世代都在坚持制作陶瓷,执着地对传统手工艺坚守,终日与泥土为伴,与火相生。

根据《临沧县志》的记载,乾隆年间,湖南省长沙府东县人杨义远、罗万升、邓鸿国三人带着制陶手艺,来到缅宁县博尚镇(现临翔区博尚镇)勐托坝子,发现这里有大量的陶土资源,三个人就在这里修筑了三条龙窑,用来烧制陶器。安家落户,逐渐形成村落,世代传承制陶工艺。

 

4.jpg


 村是一个景,景是一个村。碗窑古村,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从1738年到现在,已有200余年的烧制陶器历史。全村大小龙窑15条,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龙窑,至今仍有9条保留完整并仍在使用。


 

5.jpg

6.jpg


龙窑,是这个村庄文化的灵魂。当龙窑在制陶主产区成为文化图腾或是标志性建筑时,龙窑本身早已成为“形式大于内容”的存在。但临沧的碗窑村却是特例,以龙窑为核心的陶器烧制技艺始终未变。

 

7.jpg


历经几百年,碗窑的陶文化并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因时间的打磨而熠熠生辉,一代代的传承变得温暖而有质感。在时光青简,晕散光年中,碗窑的民艺之美,不断流变……

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角一地,自然且和谐,化作了缕缕乡愁;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无处不在的陶瓷元素让心灵沉淀下来,空气中的微风也丝丝分明。

 

8.jpg


 进入村子,家家户户门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制品,茶杯、盖碗、茶壶、花瓶、花盆、香炉、碗、酒壶、酱菜坛……一件件精致的生活用品,传递出的是生活里的烟火气,更是匠人们不变的初心。

 

9.jpg


 如今,碗窑村被更多人探访,但它依然以一种质朴、淡然、从容的姿态静静地在那里,看日出日落,斗转星移。

 

10.jpg


 随意地走在碗窑的街巷,只要顺着冒着袅袅轻烟的龙窑寻去,说不定就有一段故事,一种生活。

 

11.jpg


 小贴士:

 碗窑村有七彩炼玉瓷文化主题庄园、云临尚品庄园、碗窑土陶博物馆、碗窑童趣亲子乐园、古龙窑等景点可参观游览。进入碗窑土陶文化村中,既可看到传统的制陶过程及各种陶器手工艺品,感受百年碗窑土陶文化浓郁氛围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又可领略碗窑土陶文化。

 

12.jpg


 2005年,碗窑传统制陶之乡被公布为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9月,碗窑村龙窑被公布为临沧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底,碗窑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5月,碗窑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土陶文化之乡”;2013年11月,碗窑村陶器制作技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沧七彩陶瓷文化主题园以“泰窑陶”“泰窑瓷”文化特色为引爆点,以临沧本土民族文化为起底元素,以陶瓷文化为主旨,结合碗窑村的传统土陶制作技艺,以陶瓷文化体验旅游为定位,拉动区域经济,达到乡村振兴示范。目前,已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正在公示。


相关阅读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临沧临翔:邂逅“茶陶乡愁故事”
古茶树群——雨林深处的“活化石”
有一种温度叫临沧
 
寻味临沧:鲁史豆腐宴
发现恒春之都——临沧的秘密
葫芦王地,传奇班洪
 
图片导读
 
临翔:助推“返家乡”大学生社...
 
临沧市“六抓六转变”推动转作...
 
勐捧镇:油菜开镰收割,村民乐...
 
温度临沧 | 忙起来,挺好的!...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文明 网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