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2022年第二期“云岭楷模”发布会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举办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追授 在司法为民一线牺牲的 沧源县人民法院法官鲍卫忠同志 “云岭楷模”称号 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向他学习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执行标的额,你也一视同仁、身先士卒,用法官的辛苦守护群众的幸福。即使是沉疴已久的执行难案件,你也微笑面对、满面春风,用铁汉柔情融化隔阂坚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你是忠诚的捍卫者,你是执着的领路人。卫戍正义,忠勇执法,你用名字坐标人生;卫护佤山,忠骨遗风,你用生命践行誓言。

2021年10月21日下午,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鲍卫忠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旁,10月23日,医治无效牺牲。这位年仅45岁佤族法官,永远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司法事业。 
鲍卫忠生前坚守在边境民族地区司法一线,足迹踏遍佤山村村寨寨,用心用情为民办事解忧,用实际行动深入践行“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铮铮誓言,用生命书写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壮丽篇章。 心之所系是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21年10月21日下午4点多,鲍卫忠还在叮嘱同事赶快报送司法救助申请材料。这句叮嘱,竟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97年,21岁的鲍卫忠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进入沧源县法院。报到的第一天,鲍卫忠郑重承诺:“我出身边疆少数民族家庭,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个佤族孩子报效祖国的机会,我将干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心。” 鲍卫忠挂心的这个案子,是申请人父亲的死亡赔偿金被卫某占用于偿还外债,申请人便将卫某起诉到法院,执行阶段,由于被执行人卫某年近七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案款迟迟没有到位,且申请人在父亲去世后,衣食无着,面临辍学。 经过鲍卫忠多次奔走,终于为申请人申请到了司法救助金。他叮嘱的,就是要同事尽快完善最后一份申请材料。 
鲍卫忠常说:“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子,而且是边疆的稳定、是民族的团结,也是老百姓的人生。”凭着这样的信念,鲍卫忠在法院走过了24个春秋,当地群众称他为心连心的好“普艾”(兄弟)。 如今,在外读书的申请人已委托他人代领了救助金,他交代的最后一项工作完成了,可再也听不到他的叮嘱了。 忠诚于党、一心为民是一生的方向 2015年,因工作表现突出,鲍卫忠被任命为沧源县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 面对组织的培养和信任,鲍卫忠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为党工作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方向。” 
从此,原本忙碌的鲍卫忠更加忙碌了。 2018年,鲍卫忠的妻子周红发现家里少了1万元,再三追问,鲍卫忠承认被自己垫付到案子上了。家里经济条件本就不宽裕,究竟是什么样的案子需要鲍卫忠主动垫钱?周红想不明白的事情,执行局书记员陈美红因为当事人的一个电话,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电话是一位被执行人打来的,因为未能及时领到工资,家庭又有一些意外开支,导致他拖欠的8000多元执行款还需要再次延期偿还。原来是申请执行人着急用钱治病,而被执行人一时间确实拿不出钱来,鲍卫忠看到双方都陷入困境,为了不耽搁申请执行人求医治病,鲍卫忠偷偷用家里的积蓄“假私济公”了一回。 有段时间,鲍卫忠突然在微信朋友圈里卖鸡,朋友们打趣他,说他前段时间卖二手车,现在又开始卖鸡,是不是改行干推销了。只有陈美红知道,那是个执行标的额10多万元的案子,被执行人是土鸡养殖场负责人,家中除了找不到销路的土鸡一无所有。看到被执行人的焦虑和无奈,鲍卫忠当即掏出300元钱买下两只土鸡。 
回程路上,路过一家饭店,鲍卫忠居然提着土鸡上门了:“看看,正宗土鸡,散养的。”那姿态,活脱脱就像个养鸡专业户。除了现场推销,还在微信朋友圈推销起了土鸡和土鸡蛋。半个月时间不到,被执行人那边来了消息,说土鸡开始有销路了,他还款有望了。 再后来,被执行人的土鸡生意越来越好,最多一天居然卖了50多只。按照执行局拟定的还款计划,被执行人每个月都按时送交执行款,直到案子履行完毕。 平凡显伟大,生命筑忠魂 10月21日下午,正在学校上课的周红接到法院的电话时,一种不祥的预感和恐惧瞬间笼罩在心中。周红匆匆赶往医院,抓着鲍卫忠的肩膀一遍一遍呼唤着“尼茸、尼茸”,却始终得不到任何回应。 
周红没有等来奇迹,10月23日,鲍卫忠丢下70多岁的老母亲和两个9岁的双胞胎儿子,永远离开了她。 鲍卫忠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对司法工作的敬业,作为妻子,周红都知道。盖棺前,妻子问的是他的制服有没有放进去了。 
漫漫执行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鲍卫忠默默无闻的奉献。在鲍卫忠看来,尽快执结案件,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是给当事人最好的交代。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时时牵挂着申请人的难,时时体味着申请人的苦, 在鲍卫忠45岁短暂的生命里,他对法治的渴望、追求和实践,丰富着一个基层法官对责任的担当。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做出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 自己热爱的司法事业 生动诠释了 一名基层法官的“法治梦” 抒写了法律的荣光 更用生命演绎了法官的“脊梁” 记者:杨 焱 编辑:邓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