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十年守护。爱比江深,情比水长,而你不言不语。烈日下攀登,风雨里匍匐,高空中摆荡。多少次抢险救援,多少次命悬一线。在高峡飞虹上,满是你赤诚的印记。  祥临公路澜沧江特大桥是临沧连接大理直达内地的咽喉要塞,桥长716米,是国内首座钢—混凝土叠合梁悬索桥。从2012年至今,云县公路分局澜沧江特大桥管理所所长阮明陶,已经在这里驻守了整整10年。 第一天站在大桥上,看着桥下悠悠江水和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流,阮明陶深知自己守护的不仅是大桥的安危,还有万千旅客的安全,更是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 主缆是悬索桥的“安全生命线”,巡护检修主缆是阮明陶每天的必修课。背上10公斤重的检测器具,爬上90米高的桥缆,江面折射的阳光刺痛了双眼,一步步艰难前行,一项项检查、拍照、记录,一个来回就要耗时2个多小时。夏天,骄阳似火,汗流浃背;冬天,江风凛冽,瑟瑟发抖。  用阮明陶的话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最怕的是在高空检修时遇上江风。怒吼的江风吹动悬索在高空中摇晃,虽然系着安全带,但随时都有吹离桥缆、悬于高空甚至坠落江中的危险,他只能匍匐在狭窄的检修通道上,紧紧抓住缆道边沿,随着悬索在空中摇摆,等江风弱一些,再继续前行,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份辛苦且危险系数极高的高空作业,他一干就是10年,每天都在“钢丝”上行走,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 悬索桥的养护是一项十分专业和复杂的工作,阮明陶并非专业出身。2012年来到管理所后,他刻苦钻研桥梁养护、桥梁结构、监测检查、保养维修、应急处理等专业知识,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经验。在他的争取下,澜沧江大桥上安装了高压水泵并发挥了巨大作用,桥上多次发生的重型车辆刹车冷却装置失效导致车胎起火,因及时启用高压水泵灭火,才未造成事故。桥上发生车辆抛锚40余次,均因阮明陶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抛锚车辆从未发生二次事故。 逢年过节,万家团圆,也是桥面上车流量最大的时候。为了保证桥面畅通和安全,10年来,阮明陶几乎没有在家过过一次节,没有在家吃过一次团圆饭。2021年,父亲在医院病逝,阮明陶没能在床前尽孝,甚至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除夕夜,为了陪年迈的母亲吃一顿团圆饭,他伴着夜色赶回家中。全家人泪流满面,这一顿“团圆饭”,他们等了十年,盼了十年,饭桌上却再也没有了父亲。  10年来,阮明陶亲自整理上报的日志资料3000余份,每一份日志中成百上千个监测指标数据,都由他每天亲自巡护收集,亲自填写上报,从未出现错漏。多年的艰辛付出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他先后荣获云南省公路局先进生产工作者、云南省公路局“好丈夫”、临沧公路局优秀共产党员等10多个先进表彰。 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他十年如一日,默默把自己的命运与大桥的安危紧紧融合在一起,寒暑不变,风雨不改。(来源:市文明办 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编辑:付元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