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金,待人以诚;茶农利益,莫敢能忘;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张国琴坚守诚信之道,把产品当人品,把信誉当生命。22年诚信经营,坚持创品牌、做口碑、守信用,热心公益事业,以善济回报社会。 
从荒山种茶管茶、到建立基地、公司化经营,进而到成立茶业公司,探索“茶农+合作社+茶企”的发展模式;从一知半解、全无经验到成为茶企董事长,生产的“大摆田”牌茶叶产品多次获国家优质茶奖;从自己创业,做新型农民到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从实体店销售到适应互联网新形势,抢占电商市场,并打出一片天地。
提起张国琴,不但凤庆人竖起大拇指,甚至认识她的外地人都大加赞赏。与她打过交道的人都说,张国琴有两大闪光点,一是诚信经营企业,二是善济回报社会。2008年,张国琴组建凤庆县大摆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并任董事长。作为一名企业家,她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结合,闯出了一条靠“信誉立企、人才兴企、管理活企、规模强企、闯大市场、创大效益”的企业发展路子。
张国琴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苦心经营把大摆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了销售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

2000年,张国琴高中毕业,正值花季年华的她选择了荒无人烟的茶山,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这一年,20岁的张国琴就开始在茶园挖茶地、育茶苗、扦插茶苗、卖茶苗。当年茶园条件非常艰苦,公路不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从公路到茶园需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没有电,晚上就靠一盏小煤油灯陪伴着她;跟外界联系需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到村公所借座机打电话。由于茶园位置比较偏僻,人烟稀少,两条狗成了她最好的朋友,也是她最好的护卫。
茶园没有投产的时候,她常常因为回家的11块车费钱发愁。穷则思变,她开始思考,怎样尽快赚钱补贴茶园的支出。于是开始贷款买来机器设备,开始加工茶叶,慢慢地经济状况比之前有所好转。在茶园创业的8年时间里,她学会了独立、自强和诚信,也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茶叶这片“金叶子”。
2008年,张国琴购买了凤山镇红塘村大摆田初制所,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茶所有着60多年的制茶历史,周边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为做好高品质茶业奠定了基础。张国琴开启了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走向未来的大门,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

张国琴作为公司的掌舵人,从此带领公司扬帆起航。公司始终贯彻着“诚信立业、质量保市、技术护航、生态图强”的战略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奋发图强。她不断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秀的配方,坚守勤勤恳恳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初心。每逢摘茶季节,她无论多忙,都会亲自深入茶山,从源头确保茶叶的品质。2009年,由于缺少经验,茶叶生意亏了本,而2010年是公司发展值得纪念的一年,得到国内两家知名茶企看中茶厂的技术资源,达成合作,也赚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数年来,企业在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中稳步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上缴财政的税利逐年增加。创业至今,张国琴诚实经营,照章纳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形象。张国琴说,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没有诚信在这个社会不可能立足。 张国琴热心公益事业,努力做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者。她乐善好施,坚持弘扬扶贫济困、德行并重的理念,倾力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先后为公益事业累计捐助超270余万元。(编辑:廖云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