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3年03月21日 星期二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市外媒体看临沧 > 临沧镇康:人勤地生宝 寡地长出“胖娃娃”
临沧镇康:人勤地生宝 寡地长出“胖娃娃”
发布时间:2023-02-02 15:19 新闻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浏览量:3109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记者新春走基层,来到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岔沟村蒿子坝自然村,还没看见寨子,道路两旁或红或绿精耕细作的田丘地垄就映入眼帘。适逢当地挖洋瓜根的季节,为了尽早出售卖个好价钱,村民们正忙着挖洋瓜根。

01.jpg

在村民李元锋家的洋瓜地里,李元峰一家老小齐上阵,正在埋头挖着洋瓜根,垒成“战壕”般的洋瓜根地拢和他们一家那些大大小小的凿挖工具着实令人惊叹。

“这个地垄应该有一米三四左右高,起高一点土质疏松洋瓜根才长得好,也更好挖,挖时候也要像这样凿进一米多深。”满身泥土的李元峰笑呵呵继续介绍道:“我们这里是冷凉山区,种传统的谷米粮食行不通,但是种洋瓜根很适宜,因为个大口感好,拿到市场上卖特别畅销,一市斤最高能卖到十五块钱,最低也是七八块十块。”

02.jpg

李元峰告诉记者,在他们村,家家户户都种洋瓜根,多的收入一两万,少的也是七八千,离他家地不远处的张文军家今年种出的洋瓜根个头最大也最好。于是,在李元峰的引领下,我们来到张文军家洋瓜根地。正赶上张文军夫妇俩挖出来一“窝”又大又多的洋瓜根,看着“胖乎乎”的洋瓜根在土堆里排成队,两口子乐开了花。“只施农家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挖到个头最大的有8斤重哩!”开朗乐观的张文军满脸泥土仍不忘打趣道:“我们农民百姓就是不能懒,只要人勤快,寡地也能生宝。”

03.jpg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蒿子坝自然村耕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属于镇康县境内典型的冷凉山区,而在这个仅有50多户人的小村庄却处处充满生机,牛、羊、猪等畜牧业生机勃勃,除了种洋瓜根,勤劳朴实的村民们还种了魔芋、马铃薯、野生山茶、小麦等,连家里的房前屋后都长满了各种走俏市场的山茅野菜。

04.jpg

冷凉山区有冷凉山区的致富良方,热区又有热区的致富法宝。此次新春走基层,走在镇康县村村寨寨的田间地头,除了金黄色的冬玉米缀满枝头,冬辣椒、小麦、豆类、油菜等冬季农作物生机盎然,我们还看到了勤劳朴实的村民们穷尽一切智慧和汗水,或与寡薄田地“争”丰收,或向肥沃土地要创收,始终舍不得闲下来的那种铆足劲在实施乡村振兴路上发力的劲头。2022年,全县共发展冬油菜样榜3255亩,冬马铃薯样榜200亩,冬早蔬菜10000亩,冬辣椒2000亩,冬玉米500亩,香料烟8200亩,冬小麦3000亩。(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董文静 李元兰      编辑:廖云芝)


相关阅读
临沧市临翔区:4.74万亩古树茶绽放新绿
凤庆县:大鹅进果园“上班”促效益提升
镇康:90后小伙每年带着百十号人外出赚钱
 
临沧:发挥亚微节品牌优势 打造“创训养”基地
临沧坚果:源自澳洲,走向世界
临沧:走出大山,拥抱海洋!
 
图片导读
 
张之政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
 
春耕播种季 切勿撒火种...
 
临沧市临翔区:4.74万亩古树茶...
 
张之政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文明 网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