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多措并举,拓展红领巾社会实践阵地平台,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加强少先队员思想引领、厚植爱国情怀、丰富社会实践体验,促进少先队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强化思想教育 赓续少先队员爱党爱国“红色血脉”
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基地,制定红色套餐,引领少先队员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厚植爱国情怀,以蓬勃的朝气、向上的风貌、接好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接力棒”。开展“喜迎二十大·临翔区青少年书画作品展”,展出作品147幅,获市级表彰37幅。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演讲比赛,近千名少先队员参加。七一建党节组织少先队员到临沧市烈士陵园聆听革命故事,为先烈墓碑“描红”。青年宣传团到各中小学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校园”,引导少先队员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红领巾讲解员在各中队活动中开展“习爷爷教导记心中”宣讲,让少先队员们用自己的语言,谨记谆谆教诲,共开展宣讲360场,5000余名少先队员参加。 
拓展阵地建设 打造少先队员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充分利用临翔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农耕文化资源和民族特色,挖掘中山竹编文化、南美拉祜族民族文化、细嘎压花传统手工艺、圈内农耕文化等,建立团属“红领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6处,聘校外辅导员18人,开展“实践基地来报到,传统文化我来学”“争做竹编小艺人”“石房记忆 压花传承”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学习竹编、压花、采摘蔬菜等校外实践活动,加强少先队员对非遗物质文化、传统手工艺的认识与传承,加深对家乡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劳动实践能力,不断丰富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场景,打造少先队员校外实践“网红打卡地”。 
搭建多元平台 开通少先队员参与城市治理“绿色通道”
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以建设“红领巾”成长型社区为目标,推行“城市小主人”制,打通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的“绿色通道”,强化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组织少先队员寒暑假期间手持小主人“通关护照”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疫情防控、绿美临翔建设等形式多样的“小主人”闯关任务。在闯关争章的过程中,少先队员们变身“抗疫小先锋”,积极宣传疫苗接种政策;变身“环保小卫士”,清理白色垃圾,铲除小广告,为城市换新装;变身“文明守护者”,参与交通安全疏导,向行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15个社区开展活动400多场次,5200余名少先队员参加,通过“小手拉大手”“孩子带家长”的形式带动了近万名家长共同参与。(编辑:廖云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