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头条 > 齐声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临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好”嘱托综述
齐声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临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好”嘱托综述
发布时间:2023-08-18 09:20 新闻来源: 今日临沧  浏览量:2181

醉美临沧的美丽画卷,刻在一山一水的风景中、一家一户的庭院里;

多民族临沧的和谐画卷,留在一言一语的交流中、一人帮一把手的场景里;

边境临沧的安宁画卷,写在一步一步地巡护中、一村一寨的幸福歌声里。

8月的临沧是一幅舒展的奋进画卷。这幅画卷里,标记非凡印记,承载深情厚望。每到此时,总有一股暖流涌向我们心田,让人回味与思索,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牵挂和殷殷嘱托,指引方向、给人力量。临沧各族儿女铭记于心,转化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信心和不竭动力。

两年来,临沧市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主线,牢固树立“我们都是收信人”的理念,深入开展“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争当一辈子好段长”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全面落实在临沧大地,各族人民齐声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

建设好美丽家园——

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群众生活更富足、家园更美丽、日子更舒心

这几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帕浪村老支书赵三木嘎,趁着天气晴好,带领村民对茶园进行管护。

“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走的是泥巴路,温饱都成问题。现在好了,我们住进了‘小洋楼’,走的是硬板路,喝的是自来水,上学就医就在家门口,家园一天更比一天美,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虽然已过去两年,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深深牵挂一直铭记在赵三木嘎心里,“我们要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坚定信心跟党走,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建设好美丽家园,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临沧举全市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困扰全市各族群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9.4万户36.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县(区)全部脱贫摘帽,11个世居少数民族、6个“直过民族”、9个跨境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临沧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市把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建设好美丽家园的重要抓手,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扎实抓好现代农民培养培训工程、防贫监测帮扶机制、经营性收入、就业帮扶车间、劳动力转移培训、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双绑”机制、涉农资金整合、兜底保障等各项农民增收措施的落实,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全力以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

临沧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绿色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和市情实际,紧扣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目标,着力推进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唱响了临沧大干产业的大戏,目前建成的2200万亩产业基地,已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今年上半年,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8575元,同比增长16.43%。

好的产业,让增收致富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群众对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追求。

初秋时节,在凤庆县洛党镇鹿鸣村立宽自然村,干净整洁的进村道路两旁鲜花开得正艳,美丽精致的农家庭院里绿植迎风招展。一阵秋雨过后,村子四周的青山也被洗刷得更加翠绿生机。“我们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饭后还可以到广场跳跳舞,生活更舒心、日子更幸福了。”村民杨允禄发出了由衷赞叹。

我市坚持把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放在突出位置,聚焦“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整村貌、建机制”重点工作,全面推动绿美乡村建设,一个个推门见绿、开窗见花,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的和美村庄拔地而起,构成了临沧生态宜居的醉美画卷。目前,全市完成绿美乡(镇)和省市级绿美村庄建设投资9511.62万元,完成绿化面积34.41万平方米,完成植树量26.91万株,改造提升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9825个。

在生活好、环境美的基础上,如何让村民发挥主人翁意识同心协力建设好美丽家园是摆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美丽家园建设的题中之义。

永德县大山乡麻栎寨村户威自然村成立自然村党支部后,结合村情探索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信于民”的“三问三还”工作机制,将更多的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交由村干部带着群众干,实现了村里事、村民议、村民干、村民管的目标,强化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近年来,临沧市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为“一张大网”,把网格全面覆盖到城市、农村,乡村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充分运用积分制、清单制、评比制等典型方式和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市945个村(社区)12297个小组修订完善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加快,乡村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今,建设美丽家园、树立文明新风已逐渐成为群众的共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维护好民族团结——

临沧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在日前举办的2023年临沧市万人火把节狂欢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上,来自市内外的游客和身着盛装的彝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等群众,围在和堂玥春酒店广场的火堆旁,一起手拉手,幸福舞蹈,欢乐的笑声、迷人的音乐相互交融,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笑脸上,那是一个让人倍感幸福的画面,也是临沧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真实写照。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底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临沧是多民族边疆地区,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同根同源,民族团结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发展使临沧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格局成为今天临沧边防巩固、边疆稳定、边美民富、社会和谐的强大积淀和基础。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景亢组是以傣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共同居住的村寨。近年来,该村通过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六个共同”管理模式,建成了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村民富裕、乡风淳朴和谐的美丽村庄。“六个共同”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村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我市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找准各族群众心理的契合点、感情的共鸣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领全市各族群众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凝聚起“四个与共”的强大共识和合力。同时,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全市创建工作覆盖率和重点单位场所覆盖率达100%,有效建成了669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深入实施“枝繁干壮”“石榴红工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各族群众在交流互鉴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纽带更加牢固,爱党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合力守边固边兴边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实施了“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实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惠民工程,有效解决了一批关系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新局面。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临沧各族干部群众安居乐业、共促繁荣发展的生动描述,也是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美好寄托。

守护好神圣国土——

坚决扛起为国守边、为国戍边政治责任,强边固防的钢铁长城全面筑牢,让边境更安宁、边民更幸福

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沧源县班老乡班搞村老支书陈忠华,每周都会来到班洪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讲站,用佤语、汉语给乡亲们讲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给村里和边境卡点上的干部群众、巡防队员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每次宣讲他都要重温一遍班洪班老人民当年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历史,讲述守边护边的重要意义,叮嘱巡边队员要守护好边境守好家。

边疆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边疆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临沧各族儿女历来就有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优良传统,始终有着“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精神血脉,戍边卫国是根植在临沧人民思想深处的家国情怀。

全市上下深刻领悟“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激发爱国热情、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村民自治等方式,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体系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边疆治理体系,讲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等爱国主义故事,充分唤醒刻在各族群众血液中的爱国基因,把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不参与跨境违法犯罪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以利益捆绑联结撬动群众爱国守边的内生动力。

坚持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责任,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守好伟大祖国的每寸国土,推动和保障边疆安宁、边防巩固、国家安全。

边关稳则边民稳,边民富则边防固。

“以前,在家旁边养猪,不仅味道大,苍蝇还多;如今,统一建猪圈后,村子干净多了。我们还在家旁边栽上花、种上草,住得更舒服了。”被誉为“百里边关第一哨”的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刺树丫口自然村通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搭建“农旅结合、文旅结合、边旅结合”乡村旅游模式,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边境乡村,村民通过发展旅游业走上致富路。

我市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好”嘱托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有力抓手,紧扣“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睦村、治理兴村、开放带村、守边稳村”目标,持续聚焦产业提质、边民增收、精神富足等工作重点,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2022年底,全市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均创建成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最高的沧源县单甲乡安也村达120.12万元;边境村(社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以上,最高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7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突破2万元,超过所在县平均水平26.3个百分点。

如今,全市44个边境村呈现出产业富村渠道更加多元、生态美村基础更加夯实、文化睦村载体更加丰富、治理兴村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带村格局更加扩大、守边稳村堡垒更加牢固的良好局面,沿边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使命如磐唯有奋斗,重任在肩奋勇争先。

两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团结奋斗、感恩奋进。

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万众一心,笃定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交出更加绚丽的“三好”答卷,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沧篇章。

(记者:张红林      编辑:付元刚)

 


相关阅读
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强调: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强化保障 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杜建辉在全市“五一”收假收心会议上强调:严字当头守纪律 快字先行重实干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临沧实践
临沧:一季度临沧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开局良好
 
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节假不停歇 工程建设忙——临沧市广大建设者奋战施工一线过“五一”
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市总工会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图片导读
 
临沧云县:凤凰花开迎客来...
 
临沧临翔:这片高山花海,深深...
 
爱由心生 人道临沧...
 
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古墨村:一...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