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6月22日 星期日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凤庆 > 凤庆诗礼:以文载道共筑文明风尚新图景
凤庆诗礼:以文载道共筑文明风尚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10-28 14:42 新闻来源: 临沧新闻网  浏览量:22451

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其名源自古代对诗书礼仪之乡的赞誉,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为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礼乡举办诗词大会、书法展览、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延续和发扬。

131.jpg

走进诗礼乡,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这里的人们注重家风家教,崇尚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信友善等传统美德。通过弘扬“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精神,树立了一批批身边的好榜样,把家规悬挂于门前,让美德之光在乡间小道上熠熠生辉。就像古墨村里的李大爷,多年来坚持自发清扫村道,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带动大家一起行动,让古墨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卫生模范村。又如,张家小两口经营的快餐店,即使初期收入不太理想,依然坚持诚信经营,从不干偷工减料的事情,以实际行动赢得了顾客的认可,成功扭亏为盈,现如今已经开了第二个分店。都体现出来了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

132.jpg

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诗礼乡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他们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勇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如,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的方式,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平台,让村民能够了解外界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播诗礼的文化,让别人知道,有一个美丽而又充满诗书礼仪的地方叫诗礼。

133.jpg

“礼之用,和为贵。”诗礼乡,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它独有的方式,书写着文明风尚的新篇章。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传统美德与创新精神相互融合,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来源/凤庆县委文明办  肖吉航  魏丛岭)

相关阅读
凤庆:守正创新,让滇红非遗与文物保护焕发时代光彩
凤庆:坚果林下“套出”一地双收“好钱景”
三岔河镇光华村:方寸庭院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凤庆县:治好小流域,带活一方经济
凤庆县:护绿又富民 共享生态红利
凤庆县:一个小水坑,引来数十种野生“小可爱”
 
图片导读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杜建辉主...
 
沧源:科技赋能咖啡产业 佤山...
 
今日的浪漫:偶遇盛开的满塘荷...
 
今日的浪漫:偶遇盛开的满塘荷...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扫码加入“智慧熊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