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市外媒体看临沧 > 人民日报要闻版点赞临沧这名乡村教师
人民日报要闻版点赞临沧这名乡村教师
发布时间:2024-12-31 11:16 新闻来源: 人民日报  浏览量:50859

1.jpeg

云南临沧乡村教师李家周从事基层体育教育30多年 

 “让每个学生都能做自己的‘冠军’”(守望) 

 本报记者  叶传增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31日 第 06 版)

2.png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乡镇中学,校门在一条小路的尽头。1993年至今,学校的博海体育训练队累计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了200多名体育运动员。1000余名山里娃在这里接受了体育启蒙训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31年来,这支训练队的队长一直没有换过,他就是乡村体育老师李家周(见上图中,受访者供图)。 

 “好球!”屋内,李家周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观看一场紧张的排球比赛。直到记者走进门,李家周的目光才从屏幕上挪开。

 李家周曾有过短暂的竞技体育经历。16岁那年,他考入了当时的临沧师范学校。同年8月,他代表临沧地区参加省运会,夺得男子百米短跑比赛冠军。李家周随后获得省田径队的邀请,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他的竞技体育生涯戛然而止。 

 1993年7月,毕业后的李家周被分配到临翔区第二中学,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后来,李家周在学校成立博海体育训练队,挖掘培养有体育天赋、热爱体育的农村孩子,再输送给市里的专业队伍和学校。 

 2018年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金牌获得者王应柳,就是博海体育训练队走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04年,王应柳在体育课上展现出的体育天赋引起了李家周的注意,便邀请她加入校田径队练习竞走项目。在队里训练两年后,李家周把王应柳推荐到临沧市体校,从此开启了她的专业运动员之路。 

 “李老师是我体育生涯的‘伯乐’,是他的教导和鼓励,让我在体育这条路上坚持下来。”夺冠后的王应柳返回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回母校向李家周报喜。 李富兴是2002年云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柔道66公斤级冠军,弟弟李富光也曾获得云南省柔道冠军,并入选国家柔道队。兄弟二人都曾是博海体育训练队的队员。 

 “之前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希望我早日赚钱养家。但李老师觉得我有运动天分,前前后后来家里22次,最后说服了我的父母。”李富兴说。兄弟俩拿了冠军,进入专业运动队,有了工资,能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父母也终于明白了李家周的良苦用心。         “很多学生家长不懂竞技体育,更不相信体育能改变命运。”对于身边不理解的声音,李家周能够做的,就是用心培养好每一个队员。 

 随着队员数量不断增多,训练队陆续增加了除田径外的其他项目,如柔道、拳击,这也对李家周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参加了云南师范大学的函授进修班,还自费学习柔道、拳击项目以及运动康复等专业知识。 

 竞技体育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每个运动员都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无论走得多远,博海体育训练队的队员遇到困难时,总会想到李家周。 

 2017年,王应柳在训练中腰部受伤,全运会竞走比赛只获得第五名。比赛结束后,拿到手机的她第一个电话就拨给了李家周。“她说对自己很失望,想要退役。”听出电话那头王应柳的沮丧,李家周开导她,“想想之前每天在土操场上刻苦训练的那个女孩,问一问自己,还能坚持吗?”在李家周和身边人的鼓励下,王应柳重新振作,积极备战2018年的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最终获得金牌。

 当然,能成为冠军的人只是少数。“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拼搏奋斗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做自己的‘冠军’,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李家周说。

相关阅读
云南沧源:科技“智”造 赋能产业发展根基
云南临沧以“我为家乡讲堂课”为抓手 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云南凤庆:旅居主播传帮带 山寨刮起电商风
 
云南沧源:一罐黑蜜背后的产业突围
云南芒团:非遗白棉纸造出新样式
云南临沧耿马:“小火车”行驶在田间地头
 
图片导读
 
牢记总书记嘱托 开创云南发展...
 
云南沧源:科技“智”造 赋能...
 
云南凤庆:旅居主播传帮带 山...
 
云县:枝头春意闹...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