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边地文化 > 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
发布时间:2025-01-16 08:49 新闻来源: 临沧新闻网  浏览量:26664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很多,春节是最重要、活动最丰富的节日;春节是辞旧迎新、承上启下的日子,是一年的真正结束和开始。

家庭团圆与平安顺遂,是世间永恒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在春节达到了顶峰。无论走得多远,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故乡的土地和天空,在我们心中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对于漂泊异乡、旅居外地的人来说,回家过年,路虽漫长,却归心似箭。放下时间的追赶和生活的匆忙,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过年,不仅是对故乡的依恋,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在亲情的温润中,一年的辛劳与烦恼都烟消云散,新年的美好祝愿也随之而来。

家乡的春节,很多习俗都跟全国各地一样。我的家乡,在过年前一个月就开始杀年猪,这时外出奋斗的人们也陆续回乡了。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礼尚往来,不是忙着杀年猪请客,就是忙着做年猪客。

过年进入倒计时,集市上每天人头攒动,都是置办年货的。到了腊月二十四这天,要扫尘,俗称扫房子,寓意除陈。扫房子要用金竹,母亲会到小河边的竹林里,砍三五根干净笔直的金竹,扎成一捆,从楼上的天花板开始扫,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犄角旮旯,都扫得干干净净,要以一个干净整洁的家迎接过年。

过年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大年三十这天,天才蒙蒙亮,父亲就开始忙碌了,在大门两边贴上春联,大门贴上门神,堂屋的玻璃上贴福字,迎新纳福,和和美美。我都会帮父亲打下手,他贴到哪,我就拿着这些东西跟到哪,他要什么马上递给他。

过年的很多事情要全家参与才有意义,比如做年夜饭。中午饭后,全家人就开始分工合作准备年夜饭,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糖糕酒水应有尽有,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年年有余。

511.jpg

中华民族是一个居安思危的民族,年夜饭做好后还不能开吃,要摆香烛、供品,先祭拜天地和祖先。慎终追远,我们认为,以我们的能力所获得的最好的食物,要先献给神灵和祖先,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怀念,保佑我们一年平安顺遂。

晚上要点岁火,守岁。父亲会在大门外点两柱两米高、碗来粗的大香,堂屋和侧壁祖先的灵位前点上蜡烛,用粗壮结实的柴在火塘里烧旺旺的火,三处的岁火通宵不灭,直到天亮,寓意来年便会红红火火。

512.jpg

父亲把一大卷鞭炮平整摊开,从堂屋门口一直铺到大门槛,当电视里《春晚》零点的钟声敲响,他便点燃鞭炮,家家户户的鞭炮声也在此刻响起,噼里啪啦的响声震耳欲聋,回荡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烟花早已蓄势待发,一束又一束从每家的院子喷出,像喷泉一样冲向天空,然后一声又一声巨响,炸出五彩缤纷的火花,点亮空旷的黑夜。

大年初一不能睡懒觉,要早早起来吃汤圆,寓意一整年圆圆满满。这天哪里也不准去,也不可以干活,一切生气骂人的话都不能说,象征来年快快乐乐,轻轻松松。

513.jpg

初二以后的几天,亲戚之间开始相互拜年,走亲串戚,东家走出,西家串进,给老人和孩子压岁钱。出嫁的女儿,则在初二回娘家,团聚打牙祭。如今那些我小时候给我压岁钱的亲人都相继老去,轮到我给他们压岁钱了。我回家之前都会用红包装好,到他们的家时塞给他们,但他们总是拒而不收,来回拉扯几个回合,我便让母亲助攻,我都会对他们说同样的话:“如果再不收下,以后过年回家我都不会再来你家吃饭了。”听到我说了这么狠的话,他们才不再拘礼。

初四要迎财神,向财神祈求事业、家庭等方面的保佑。切勿说不敬的话、做不敬举动,只有心怀感激和敬畏之情,才能得到财神的保佑和眷顾。初七、初八,过年的重要活动都结束了,外出工作的人们带着家人的礼物和祝福陆续返程,开启新一年的奋斗生活。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千百年来,这些诗意化且寓意美好的节日习俗,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获得了温暖的安慰与宁静。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的习俗也有所变化,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变的。

作者:段珊珊/临沧市委政法委   编辑:魏丛岭)

相关阅读
一个神秘的灵魂家园
烟火临沧:总有惊喜等着你
徜徉在多彩的时光隧道
 
岁月里的蜕变与温情
昔归赋
母亲的年夜茶
 
图片导读
 
牢记总书记嘱托 开创云南发展...
 
云南沧源:科技“智”造 赋能...
 
云南凤庆:旅居主播传帮带 山...
 
云县:枝头春意闹...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