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双江 > 双江:乡村振兴步步稳 幸福指数节节高
双江:乡村振兴步步稳 幸福指数节节高
发布时间:2025-01-18 19:48 新闻来源: 双江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46704
     近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脱贫攻坚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为双江大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360截图20250118194948156.jpg

走进勐勐镇忙建村坝勐河组,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错落有致的民居房,院落里鲜花盛开、蔬菜绿意盎然,村民悠然自得,展现出一幅其乐融融的新景象。
坝勐河组是忙建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6年前,4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告别了住房拥挤、道路狭窄、地势陡峭的老寨,分别从忙建村南岸一三组、大浪坝组、梁子组等村组搬迁到这里,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2018年,我们享受到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搬迁到这里,这里环境好,地势也相对平坦,搬进来后,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子,硬板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院子也很宽,可以种花种菜,其他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文化室、路灯、公共厕所、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坝勐河组组长罗扎提高兴地说。 
村民罗大木家是从南岸三组搬迁来的,以前,他家住的房子不仅地势陡峭,面积还很小,四个人全部挤在40平的房子里面,生活很不方便。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下,罗大木家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出行也很方便,庭院里更是种满了各种花草,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360截图20250118195001763.jpg

“之前从没想过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住房从以前的40平方米到如今的100多平方米,而且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也都是独立的,住着很舒心。”看着自家的变化,罗大木喜笑颜开。
这几年来,沐浴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坝勐河组全体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罗大木说:“在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发展产业,2024年,我家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8000元以上,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好日子。”
从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到如今宽敞明亮的民居房,从陡峭落后的小村庄到如今的秀美村庄,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6000元左右到如今的17000元以上,坝勐河组的巨大变化让大家感慨颇深。
与坝勐河相连的小新寨组也是忙建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农户25户,他们也同样过上了与之前有天壤之别的幸福生活。近年来,为了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忙建村多措并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不断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解决搬迁群众能住得好、能融入、能发展等问题,积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村组道路进行了硬化,还配备了路灯,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和篮球场等。”忙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左云秀说。

360截图20250118195012559.jpg

忙建村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城区13公里,辖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622户2324人,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近年来,忙建村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使基层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左云秀表示,接下来,将对村里的污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巩固好现有的产业,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将利用好文化广场,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着力提升群众居住幸福感、获得感,续写忙建群众幸福生活新篇章。
忙建村的巨大变化只是双江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双江县乡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新农村画卷正在双江大地上徐徐展开。(通讯员:陶红 陈志强)

相关阅读
双江:北上广不去了,他们在家门口安心就业了
远销上海北京,景亢古法红糖就是这么走俏!
赤松茸试种成功,双江又添新“菇事”
 
赤松茸试种成功 双江又添新“菇事”
双江邦丙乡:无人机助力坚果提质增效
双江县:不误农时不负春 春耕备耕正当时
 
图片导读
 
咖脉:澜沧江转身时的琥珀色诗...
 
傣族象脚鼓:一鼓传千年,匠心...
 
临沧: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滇西秘...
 
春来临 枝头俏 食烟火...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