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文化
拉祜山寨的“傻支书”

“傻支书”学名陈光荣,拉祜族名字扎记。因放弃多年驾轻就熟生意门路和丰厚收入,参加村“两委”换届竞选并当选为耿马自治县勐永镇芒来村支书、主任,被称为“傻支书”。

“傻支书”到底有多傻?让我们一同在字里行间走近他。

致富,不忘“初心”

当选村支书、主任前,扎记是一名村医,走村入户为群众看病送药中,看到芒来村大量茶叶鲜叶无法加工销售,造成资源浪费后,他主动联系滇红茶叶集团,针对生产红碎茶对茶叶鲜茶采摘质量不高的实际,自己出资统购统销全村的茶叶鲜茶给滇红集团,把全村富余的茶叶都变成了钱,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为了运输茶叶鲜叶,他还带头买了农用车,动员有条件的村民参加,组建了10余辆车运输车队,让茶叶产业形成产业链,带领茶农和其他群众拓展增收门路。

芒来村地处云县、临翔区、耿马县三县区交界,出行不便。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他筹资开了一个小型超市,商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生产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因价廉物美,服务态度好,一时间成了全村的“购物中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扎记街”。另外,他还自己筹资先后种植核桃1000棵、茶叶100亩、白花木瓜100亩。由于他头脑灵活、经营有方、诚心待人,收入和资产不断壮大,率先在全村建起了楼房、在临沧城内购置了房产和商铺,逐步成了全村的致富先锋。

2016年5月村“两委”换届,扎计的呼声很高,但他无意“出山”。镇党委工作队告诉他,芒来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村民迫切需要他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希望他能挑起这份担子。扎记深知,一旦担任支书、主任,意味着自己必将损失很多的收入,也将更苦更累,甚至受伤,更不能照顾年迈的双亲和家庭等等。一名亲戚听说后,来到他家告诉他:“你当支书一个月工资才一两千,你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赚回来。你划哪门子的帐?”

“我是一名党员,只要群众相信、群众需要,损失再多的收入我也愿意。”扎记回答。随后,他说服家人和亲戚,义无反顾参加竞选。

同年9月,扎记以高票当选为村支书和村主任,挑起两副担子,带领村“两委”班子,用足用活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翻开了芒来村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补“短板”,激发内生动力

芒来村集高寒、贫困、民族聚居为一体,全村人口2540人,拉祜族人口124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9%。就任支书主任伊始,正是全市上下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期。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扎记深知,脱贫并非一朝一夕,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标本兼治。群众文化素质低、头脑僵化、意识落实才是贫困的真正根源。为此,他找准症结,“头疼医脚”,从基础补起。

地处全村最边远的户黑村民小组,一直受“建房必须一天建好,不然不吉利”习俗的影响。在走访过程中,扎记发现该组群众对建房的关注度不高,虽然施工队已经在帮自己建房了,但他们不闻不问,该喝酒就喝酒,该晒太阳就晒太阳。而施工队由于缺少监督,出现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发现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叫停施工,叫来组干部,召开群众会,耐心引导,现场解决全部问题。并在全村范围内拉网式排查,一户一策制定措施整改,销号解决,使全村213户安居房建设全部达标并按期入住。

“吃一堑长一智”,有了以上经验,他针对拉祜族群众的一些不良习俗,重点加强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努力逐步补齐“短板”。针对拉祜族群众普遍不重视教育的实际,他带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户走访动员,宣传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理念。通过在全体教师和党员干部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2016以来,全村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就读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在校学生总数达到460人,其中,拉祜族学生达230人,占50%,均创历史新高;针对拉祜族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他组织工作队员分组召开群众会议,加大思想教育,不断激发群众“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针对个村民小组信息闭塞、水、电和进组入户路、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他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实施水网、电网和互联网改造,实现“三网”全覆盖,让群众不出家门开眼界、长见识、拓展思路。先后建成覆盖各自然村硬板路5条45公里、集中养殖小区2个圈舍45套、文化活动室9个、文化活动场所3个,修建公厕5个、垃圾池15个,组建个拉祜族打歌队8支、文艺演出队1个,把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个又一个化解,使全村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健康有序向前推进。

兴产业,厚植后发潜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增收,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

芒来村地处高寒山区,海拔在1400-2400之间。全村共有核桃7000多亩,近两年刚进入挂果期。为使核桃产业早日见效,他引导群众“以短养长”,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突出当地地理和区位优势,发挥村“两委”的龙头和桥梁作用,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帮扶,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养殖业,打牢产业基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先后争取林业部门提供种苗,扶持462户农户种植青花梨3000亩;争取扶贫部门50万元资金扶持100户贫困户养殖黑山羊500只;引进企业扶持172户农户种植万寿菊400亩;动员574户农户种植冬桃600亩、215户农户种植澳洲坚果700亩;成立生态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本地土猪生态放养等等。通过多措并举,全村产业发展走在了全镇、乃至全县的前列。

2017年4月,全县贫困村产业发展现场会在芒来村召开。产业发展的成效得到各级各部门的一致肯定,进一步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斗志和信心。2017年末,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7780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

引“凤”入巢,增强造血能力

芒来村拥有茶叶面积12000多亩,但群众疏于管护,多数属于“放养”状态。针对这一实际,扎记决定打造生态无公害茶园,他一面加大宣传力度,一面把“茶园里禁止喷施农药化肥,禁止套种桉树”写进村规民约,加以约束和管理。同时,利用多年收购和销售茶叶的人脉资源,邀请滇红集团的决策层到芒来村考察并极力推荐企业入村建厂。滇红集团高层考察完后感叹道:“想不到这大山深处还有这么大面积、这么优质的茶园!”考察十多天后,滇红集团管理层再次到芒来村深入细致考察,初步确定了投资开发意向。一个月后,进行了实地规划,并纳入全县招商引资项目给予政策扶持,相关程序审批后,立马破土动工建厂,从而结束芒来“看茶兴叹”的历史。

有人曾这样问扎记:引进茶厂,你又少了一条生财之道,你不可惜?扎记笑笑说:“只要对大多数群众有好处,我愿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12月,按贫困村退出10条标准,芒来村全部达标。2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非贫困户均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芒来进村入户路硬化了、路灯亮了,学校里郎朗书声更洪亮了、孩子的笑声更甜了,村庄美了、庭院干净了,群众劲头足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高了,但“傻支书”扎记“一班人”的脚步依旧在向前。在他的带领下,芒来村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作者:刘龙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