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文化
毛竹山村的变迁

我的故乡毛竹山,在云的故乡云县,这是徐霞客南行最南端圆梦回首的地方,也是四千年前就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忙怀新石器文化闪耀着人类古文明的灿烂光芒。纯彝族寨子的毛竹山,点点滴滴的变迁都记录着祖国70年的辉煌发展。

故乡吃的变迁。记忆中,故乡除了饥饿还是饥饿,我童年的时光,吃饱饭的日子屈指可数。米饭过年才能吃上一点,平时,就是玉米面和野菜,最饿得长的一次,是一个月未吃一粒粮食。自1982年包产到户后,虽是五谷杂粮,但总吃饱了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故乡不仅吃饱了饭,而且越来越吃好了饭,故乡人常说,现在吃点穿点,不是问题。童年时故乡,吃水是从一条叫老板凳河的小河水挖了五公里的水沟引到村里的。村中间的吃水干沟,一条石头铺成的村大路旁,一排住户就搭一条水井槽,于是,大路头上时不进有水井槽穿过头顶。晴天吃清水,雨天吃洪水,那时村里人一到雨天就会说:什么时候才能雨天也吃清水啊!吃水沟是小孩子最快乐的地方,一到夏天,迎着吃水沟拿螃蟹、捉青蛙,既凉爽,又快乐。看到吃水沟边的牲畜粪便,我们不时就会想到吃水的恶心,但有什么办法呢。2005年以后,故乡的人们开始压自来水,几家人压一股,于是,晴天雨天,吃水不仅清澈,而干净。记得我12岁那年和母亲去砍柴,在山上遇上一股白沙水,吃着甘甜的白沙水,母亲说什么时候家里要有一股白沙水就好了。如今,一年四季,流淌在家里的白沙水总是清澈甘甜着生活。

故乡穿的变迁。在童年的记忆里,村里人穿着破烂,穿新衣少见,而我家超支倒挂多,新衣服一年只轮一个人,可我最小,总是没轮到我,穿新衣服的渴望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在我记事起,奶奶还穿着麻布衣服。我不是穿姐姐的旧衣服,就是穿哥哥的旧衣服。那时,一家人没有补丁的衣服少得可怜,而我的衣服,从来都是补丁之上又是补丁。一九七八年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在九州大地春暖花开,而我故乡,真正感受改革开放,是在一九八二年。那时,包产到户让故乡成了一锅沸水。母亲和村里人一起分地、分山林,而怎么去分,我并不知道,只知道村里人匆匆忙忙地从这头又到那头。分牛、分羊,我实实在在地参与了。那时,队里给牛打了价,然后根据各家各户的情况分牛。由于我家超支到挂款多,只分到了一头老得不会下仔的老母牛。分羊按照人口数分,先把羊分成较大的上羊、较好的母羊、小羊和老弱病残羊三组,然后编上号,以抽签的方式来分。分大上羊时,我想抽队里最大的那只,可抽签的结果让我抽了一只并不大的没角羊,为此,我难过得大哭了一场。一九八四年,我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于是,母亲给我做了两套新衣。第一次穿上新衣服,我心里特美,摸摸自己不再有补丁的衣服,想着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能给家人做更多的新衣服。如今,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衣服不仅不需要补穿,而且越穿越多,越穿越好,旧衣服除了捐赠给贫困地区外,送人都没人要。

故乡住房的变迁。从我记事起,故乡的房屋是好几种样子的,有鱼鳞屋顶一样土木瓦房,有土木板片盖顶房,也有土木茅草房。我家的房子就是土木茅草房。洗过的蓝天,温馨的茅草屋,畜叫炊烟直,狗吠客人到,雨天听雨弹琴,晴天听风吹号,我的童年和少年,品不尽茅草屋的趣味,品不完岁月的悠长。198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逐步丰富起来,包产到户的深入,故乡人都吃饱了饭,村里草房和木板片房顶的人家,都纷纷建盖起土木瓦房,于是,我家也拆掉了古老的茅草屋,建设起了土木瓦房。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更加丰富,故乡人打工、做生意赚了钱,吃穿爽心了,故乡人又纷纷建盖砖混的安居小洋楼。2014年,瘫痪了24年父亲病得只剩一口气,我和哥哥有个心愿,希望父亲在世能住上砖混的安居小洋楼,于是,我家拆掉了瓦房,建盖起砖混的安居小洋楼,2015年6月基本装修好后,让父亲住进了新房。感受三个月小洋楼后,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故乡出行的变迁。记忆里的故乡,道路四通八达,除村中间的大路是用石头铺出来的,其他的都是土路。晴天雨天,劳动的脚从不让路闲着。晴天的路上流着汗,雨天的路上走着难,挑着柴草粮食,雨天跌倒那是常事。大集体时代,挑背供应粮就让人喜悦成苦不堪言,没有粮食吃得到供应粮是一件大喜事,可要到20公里外的粮管所去挑背粮食,让人苦得有口说不出。2003年,乡村公路通到了村委会。2012年,乡村公路通到我故乡毛竹山自然村。于是,村里人买摩托车的多了起来。原来上街,要走近三个小时,自从通公路后,骑摩托车一个小时就到了。2014年,硬板路通到了村委会所在地,我们村有一个堂叔买了一辆面包车,于是故乡的出行走进了跨时代的发展。

故乡通讯的变迁。记得1990年我师范毕业时,电话只有村委会或者学区及以上的单位才有,而且是手摇把。我被分配到离家一百多公里的学校去教书上,打电话给家里,不现实,一个是我工作的学校离这些单位远,另外一个我家离村委会还有2公里地。好在母亲识字,且能与我通信。因此,我经常写信询问家里的情况。母亲总是细致地回答我的询问,不过等信收到时,一般是一个月以后的日子了。1996年,我教书所在地手摇把换成了程控电话,可对于平常老百姓,打个电话还非常难。2004年,故乡对面的山上建起了移动手机塔,移动桌机有好几家人在用了。2010年,故乡不仅建起了移动手机塔,还建起了电信手机塔,移动、电信,哪一种手机信号都好,随便用。2012年,我用1800多元钱买了两部手机,认真地教母亲接打电话。大概是母亲十分聪慧的缘故,母亲学会接打电话比村里一般年轻人都快得多。母亲和父亲也常问候我们,特别是他们的孙子出生后,每一次都要细致地问候,到孙子会讲话后,就每一次都和孙子讲话。近几年来,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视频通话成为了母亲和我们的经常联系方式,算着她孙子放学到家后,母亲就会与她孙子视频通话。听着母亲朗朗的笑声,望着儿子和他奶奶眉飞色舞的讲话,我心里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满怀豪情。

70年的光辉岁月,70年的风雨兼程,70年求索创新,70年的昂扬奋进,从故乡全方位的发展变迁就可以看到祖国翻天覆地地发展变化。举旗定向,70年不变的自信让祖国生机盎然, 70年不变的豪情让祖国辉煌灿烂, 70年不变的坚信让祖国伟大复兴。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让中国因世界而雄起,让世界因中国而美好!(作者:罗映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