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文化
一根甘蔗带动的甜蜜事业

一根甘蔗带动的甜蜜事业

/张燕燕

 

序曲

1949年10月1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穿过战火和硝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初建国,百废待兴: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势在必行,中国走上了经济统一的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动、现金管理。1950年11月22日,解放军攻克耿马城,统治了543年的土司制度结束,滇西全境土司辖区宣布解放。耿马人民吹响了解放的号角,1952年1月,社会主义制度的财政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应运而生,耿马人民的理财者——耿马财政科成立,1966年,经省政府批准筹建耿马糖厂,1971年,一个日处理甘蔗350吨的小型白糖厂建成投产,实现了耿马地方工业“零”的突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富裕。这一年,有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边疆耿马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都迎着万丈光芒将历史定格在70年代,因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应该说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没有耿马甘蔗生产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借改革开放的契机,借农村改革的东风,党的光辉照耀到耿马这个边疆小城,以政策为依托,以发展为要务,耿马糖业得以发展。

曲折的寻蔗之路

1950年耿马解放后,耿马大地一穷二白,如何改善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必须要攻克的难题。试验过种咖啡,遇上了几年一遇的霜冻,咖啡树先后冻死,试验过养奶牛、养马,都因为缺乏饲养经验,而越养越少,接着又试验了油茶、水果、剑麻……试来试去,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不说,感觉都不适合耿马,发挥不出耿马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耿马坝,气候炎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亚热带经济作物甘蔗的生长。

甘蔗,据资料记载是舶来品,原产于印度,“是一种不需蜜蜂就能产生蜜糖的草”。印度人率先从甘蔗汁中提炼出了结晶的糖。战国时期,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制糖技术大约在唐代推广到全国,托丝绸之路的福,中东地区的人们也尝到了蔗糖的甜蜜。

甘蔗按用途可分为果蔗糖蔗果蔗就是我们平时新鲜食用的,汁多皮泡,容易嚼食口感好。糖蔗含糖量较高,是用来制糖的原料。糖蔗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白糖、红糖、冰糖。甘蔗渣还可制成纸、酒精。甘蔗全身是宝,利用好了都能产生经济效益。

1966年,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利用边疆热区土地资源,发展以烟、糖、茶为骨干加工工业,发展边疆民族经济的规划”指导下,耿马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次论证,终于争取到国家投资支持423万元,在耿马坝新建日处理甘蔗350吨的小型白糖厂,1981年,在县科协第一届代会大会上马超同志发表了《发挥耿马坝自然优势 大力发展甘蔗生产》的文章,对耿马“以粮为主,粮糖并举,多种经营“的方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得到县委政府认可。半个世纪的梦想和愿望——开发耿马坝,甘蔗成为实现梦想的初探索。这一株香甜的甘蔗,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耿马人民自己的选择,从选择这株甘蔗开始,耿马人就选择了一条走上富裕的道路。这一株株甘蔗养活了多少耿马人,一片片蔗林让多少人因此生活富足。

艰难的制糖之路

一县一业,蔗糖产业作为耿马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尤为来之不易。耿马的蔗糖产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耿马糖厂1966年筹建,1971年正式建成投产,当时大家都在忙着闹文革,这里却一心想要发展生产,干一点实事。这个在文革背景中建成的厂子注定了它的步履艰辛。

据资料记载:耿马糖厂刚建成投厂时,由于本地甘蔗种植一直发展不起来,种植面积小,产量也很低,为了不让甘蔗浪费,工厂闲置,厂里不得不用制红糖的办法来解决先发展起来的那一点点甘蔗。一台5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一台日榨50吨的压榨机、4排土灶、每排4口直径1.5米的煮糖大铁锅,就是制作红糖的全部生产工具。

甘蔗用压榨机进行压榨,所有大锅同时熬煮蔗汁,当第一锅糖水出锅就要把第二锅的糖水倒入第一锅中继续熬煮,如此循环,不断提高糖水的浓度。不断搅拌,直到成为浓稠相当的糖浆。最后,放入容器中等待冷却成型。但是因为批量的关系,生产出的红糖质量不是很好,红糖厂作为过渡只存在了两年,后来因为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和产量渐渐提高,1970/1971年榨季就由350吨/日榨白糖厂接替了。耿马糖厂真正开始了机制白糖的历史。

可是,糖厂长期“吃不饱”,连年亏损,成了县财政的沉重包袱。日处理甘蔗350吨的小型白糖厂初建成投产,原料少,产成质量差。原料少一方面是种植的人少,那就得带动广大的农民群众种甘蔗,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还有一些原因是不会种,没有种植经验,导致产量低。

甘蔗种植面积少,鲜有人种,县委、政府就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地、县制定的一系列甘蔗生产扶持政策:1979年县革委印发了《关于调减甘蔗余粮的通知》(耿革委【1979】211号),贯彻省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关于调减耿马糖厂榨区余粮基数160万公斤的政策,耿革发【1980】321号文件还规定了甘蔗超产加价奖励的政策,同时,还规定了开荒种蔗补助、秋植蔗补助、良种调运运费补助、样板奖、甘蔗增产奖、甘蔗技术改进费、蔗区乡(镇)入榨甘蔗奖励、甘蔗扶持贷款等,这一系列帮扶政策的实施,让干部、农户从党的惠民政策中受到了实惠,尝到甜头,老百姓都说:”种甘蔗得酒得糖,得钱得粮,卖了甘蔗盖瓦房”老百姓尝到了种甘蔗的甜头,积极性提到提高,由被动种变为主动种,种甘蔗的农户越来越多,我们亲切地称之为“蔗农”,原料问题随之得到了解决。到1985年,甘蔗种植面积达5.6万亩,扩建耿马糖厂。现在,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已达40余万亩。这一株株甘蔗沐浴着党的光辉,这一户户蔗农依靠着党的好政策,一步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产成质量差说白了还是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耿马糖厂派出技术人员到种植户中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宣传种甘蔗的好处,发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参现科学种蔗现场,与种蔗农户座谈,田间地头,多了一个个“歪贺”和“召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甘蔗头、甘蔗官,他们细心地教授蔗农种植技术,帮助解决种植难题,成为蔗农的贴心人。

厂里制糖的技术也需要加强。早期的耿马糖厂没有技术人员,仅有的技术人员还是从其他地方借过来的,拥有自己的技术人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除了在当地招收,进厂后实行学徒制,跟随师傅学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关制糖技术的专业人才,但是这是都需要时间。到了80年代,云南糖业生产发展,省轻工业厅开始委托广东省轻工业学校代云南培养有关制糖技术的专业人才,从云南当年的高中生中招生,主要在有糖厂的县招收,由一名糖厂师傅带队,毕业回生源地分配。技术人员问题得到一步步解决。

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一切都在稳步向前,党的各项优惠政策迎来蔗农声声赞扬。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耿马糖厂遭受很大损失。1988年11月6日,耿马遭遇7.6级大地震,到处都是险情。省委书记普朝柱到耿马视察灾情,专门提出要看看糖厂的受灾情况,当听到“糖厂只是房屋受损的多,车间机器损坏的不多,抢修一下就可以按时开榨”的情况时,顿时松了一口气,来到车间外面,当他看到倾斜的大烟囱时,风趣地指着烟囱说:“百年一遇的大地震,糖厂大烟囱屹立不倒,糖厂大有希望啊。”两年后,普书记视察灾后重建情况时,仍然心系糖厂,心系耿马的生产发展和广大蔗农的生活。他说:“耿马坝子缺水,群众发展甘蔗困难,你们要找一个能控制耿马坝的高山水库位置,我批给你。”对于缺水的耿马坝来说,建一个水库,不仅能发展甘蔗生产,也能泽被后世。大地无情党有情,耿马人民得到了来自党和国家、社会各届的关注。不论是危急关头的受灾时期,还是展望大好前景时候,党的光辉一直照耀着这个遥远的边疆小城,关照着这个带给全县人民希望与幸福的厂子。得到来自各届省、市领导的殷切关怀,加之县委政府一直对蔗糖产业的正确领导,糖业一点点发展,耿马一步步走向富裕。

排除万难建糖厂

搞研究,推技改,发展生产是要务,首创“深沟深种板土栽培法”“良种繁殖基地”,大力推广旱地甘蔗,自立自强敢作为,四处筹钱为扩建,终实现350吨/日扩建为1500吨/日,不负期望促发展,甘蔗“11工程”提单产,促亩产,促进甘蔗生产大发展企业改制整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1995年,耿马成为云南省第一产糖大县,1997年,耿马糖厂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大糖厂,主厂“景戈塔”白砂糖成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耿马成为全国五十一个糖料蔗核心基地县之一,耿马人民的奋斗精神不可小觑,边疆人民终于不负党的期望倾力打造一县一业,用实际行动回报了党,回报了人民。

为了扭转糖厂亏损的局面,县政府对糖厂实行扭亏为盈奖励政策,亏损县财政不补助,盈利都留给糖厂自行使用。在这种破釜沉舟的政策激励下,仅用两三年时间,耿马糖厂就在这一政策中得到实惠,1982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6.8万元。到90年代,耿马的蔗糖产业初具规模。拥有了耿马糖厂、耿马华侨农场糖厂、勐永糖厂三家企业。耿马糖厂由350吨/日扩建为500吨/日、750吨/日、1500吨/日、5000吨/日。耿马华侨糖厂由500吨/日扩建到750吨/日、2500吨/日。新建勐永糖厂500吨/日,总投资约1500万元。

一口甜蜜成就一县一业

糖业,带领导人民群众“吃糖饭、说糖话、唱糖歌、办糖事、走糖路(弹石路)”,耿马人民靠一根甘蔗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耿马57%的农户以种植甘蔗为生,每到冬天,甘蔗成熟,榨季开始。辛苦劳作的蔗农将一片片蔗林砍扎成捆、装车运输出售给糖厂加工成白糖,拿到甘蔗款是一家人最高兴的时候,一年里很多开支是要靠甘蔗款来支付的,可见甘蔗收入是农户们的主要家庭收入。

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全县上下着力推进蔗糖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同时,为了加快全县产业扶贫进程,蔗糖产业成为全县稳定发展和脱贫攻坚最大的支柱产业。把脱贫攻坚融入甘蔗种植、食糖生产、糖业物流和食糖销售的全过程,让蔗农不仅从原料生钱,也从加工得钱,最后靠销售获利,真正把这一根甘蔗的糖事做得津津有味。

耿马的蔗糖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忧患,解决忧患的方法从一开始千方百计确保规模种植到从单纯追求种植面积向追求提质增效、高产高糖的方向转变,一直以来,提高亩产和扩大种植面积都是大家研究最多的问题,为适应糖厂扩建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反复验证、多点示范,终于不负众望,首创了“深沟深种板土栽培法”,这是旱地甘蔗栽培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在当时的云南乃至于全国也是首创的,在此基础上,科技人员把多年经验和调研结果充实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旱地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推广旱地甘蔗种植,发展甘蔗产业,准备了条件。

自古以来,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是不可一世的,实践出真知。1986年,耿马再次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全省首建良种繁殖基地,实行良种与甘蔗样板相结合,良种良好一起推广的方法,不仅甘蔗单产得到提高,甘蔗糖分和出糖率也相应提高,走出了一条优质、高产、高效发展甘蔗的好路子。

2008年,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量”的发展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亩蔗园增产一吨以上甘蔗”为量化目标的“甘蔗11工程”,力求通过提高甘蔗亩产,增加白糖产量来实现蔗糖产业与蔗农的多赢效应;

2011年,以提高单产加总量为宗旨,以“稳住县内面积,拓展境外规模”为抓手,在县内建成甘蔗基地40余万亩,开拓境外替代种植11万亩,确保蔗糖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料供应。

糖业迎来更好地发展机遇,蔗农得到更好的经济回报,蔗糖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更加突出。

蔗糖产业对财政贡献主要取决于糖业税收。建成于1971年的耿马糖厂,当时只是个日榨350吨的小厂,在其发展过程中,耿马培育起了一个日渐丰厚的蔗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耿马糖厂都是亏损的,县政府不仅得不到糖厂的税收,反而要倒给糖厂补助。1982年,糖厂扭亏为盈,从那以后,由于原料逐年增加,效益也渐渐好起来,蔗农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糖业开始为耿马的地方财政做贡献,开始回报国家和人民。

在2003年国家未实行取消农业科和农业特产税之前,蔗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是种植环节产生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之销售环节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印花税。“八五”期间,蔗糖产业做为全县提出实施“减补创亿”项目之首得到发展。到“八五”末,蔗糖产业成为占耿马财政收入70%的骨干财源。2003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耿马财政收入受到巨大影响,可以说蔗糖产业对耿马地方财政贡献起着决定性因素,耿马的糖业经济已然形成。

蔗糖产业是耿马丢不起的特色产业,后来经过改制,耿马糖厂、华侨糖厂、勐永糖厂三户制糖企业彻底改为民营企业,并引入广西南华糖业。目前,4户制糖企业隶属于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日处理甘蔗从设计之初的350吨到现在的2.5万吨,每个榨季可处理300万吨以上。

2017/2018榨季,全县入榨甘蔗219.75万吨,首次突破200万吨大关,比上年增38.2万吨。实现税收1.04亿元(含上缴至国家、省、市部分),较上年增加2300万元。到“十三五”末,将力争达到工业入榨量300万吨、蔗糖产业产值100亿元、利税30亿元以上。 

展望甜蜜的事业

甘蔗的糖化发展:将甘蔗作为原料,经过榨汁后,蔗汁过滤、澄清、经浓缩、结晶、分离最后得到白砂糖,经过物理方法熬煮而成的粗糖,成为传统红糖。一个榨季熬煮3个月,每天早上4.5点开锅,中午结束,一个灶一天最多出7-8锅糖稀,为了保证红糖品质,甘蔗从榨汁到最后的成品,完全采用物理方法结晶,这也是传统古法红糖产量不高的原因。近年来,人们的味蕾在长期被各种化工产品充塞之后,突然想要回归原生态的食品和食材,而这也给一直沿袭古法制作手工红糖的蔗农带来了一丝利润的香气。白糖之外,甘蔗找到了另一种创收的途径,短短的蔗季甘蔗变得异常抢手,蔗农们也因此繁忙起来。

甘蔗的废物利用:按照“扩规模、延链条、建集群”的发展定位,蔗稍利用大力发展青贮饲料-蔗稍养牛;蔗渣利用制作纸浆、可降解餐具等;糖蜜利用制酒精;滤泥利用发展有机复合肥……蔗糖产业已逐渐形成了糖、酒、纸、饲、肥等多产业格局、蓬勃发展的循环经济让一根甘蔗“吃干榨尽”成为现实。目前,全年可实现综合产值58.9亿元,上缴利税1.4亿元。

未来,希望耿马家家户户形成一个从砍下售鲜蔗开始,到出售给糖厂生产白糖,再到自家加工熬制古法红糖,最后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各地的全闭环式营销。让这一根香甜的甘蔗已然可以得到蔗汁制糖、蔗梢做饲料、蔗渣制纸、制酒精的全面利用和完美变身。

目前,我县抓住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围绕蔗糖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的总体目标,以中国蔗糖文化展示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打造蔗糖文化展示新窗口,在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内建成一个中国蔗糖文化展示中心,全方位展示甘蔗品种种植园及傣族古法制糖工艺,让人们了解甘蔗,了解糖业,展现耿马蔗糖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1958年的0.2万亩,到今天的40余万亩,从1958年的产糖200余吨到今天的27万吨,从1971年的日处理甘蔗350吨到今天的日处理2.55万吨。这些简单的数据背后,饱含着多少人的汗水和泪水,诠释了多少理想与抱负,这是一份饱含深情的答卷,也是边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拳拳之心。

尾声

谋糖事,沐党恩,甜入心。生活在这座载歌载舞的边疆小城,我们感恩党的好政策,一路高歌:愿这一根香甜的甘蔗与耿马的历史人文相融,与绿色发展相融,与全域旅游发展相融,形成一种甜蜜的文化,过成一个鲜活的节日——“甘蔗文化节”,促成一个集”蔗林风光+制糖体验+民族风情+民俗美食”为一体的甜蜜之旅,以此拉动一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让广大蔗农的生活得到完美蜕变,愿这份甜蜜的事业让这座边疆小城悠远绵长,泽被后世。

(文中部分数据来源于《临沧探索与实践》第一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