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文化
临沧文学的往日时光

 晚清顺宁诗坛第一人袁谨

袁谨(1830—1858),字慎夫,被誉为顺宁(今凤庆)晚清诗坛第一人,《顺宁县志·艺文志》载:“顺宁改土归流四百余年来,文学之士,明则龚和梅轩翥于前,清则袁慎夫奋飞于后。”民国年间,云南都督唐继尧将袁谨和明末龚彝相提并论,称他们:“足媲美文文山、史阁部也。讵非金马碧鸡之光,凤岭龙湫之幸欤!” 意为此二人足可和文天祥、史可法媲美,他们的存在是云南的光荣,凤庆的幸事。

袁谨祖父袁昶为清拔贡,以诗文书画冠绝当时,曾任凤山书院院长。袁谨之父、兄皆为县诸生,可见其家学渊源。袁谨天资聪颖,幼有夙慧,过目不忘,下笔成诵,考秀才时,以童子身份夺冠全场。道光己酉年(1849,)选拔中式,他21岁,中辛亥恩科顺天举人。

袁谨不是读死书的人。他深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十九岁那年,他到北京参加贡试选拔,一路行程万里,他到荆襄故地怀古,凭吊三国古战场,抒发他对“三国、周郎、赤壁” 幽思,他北渡黄河,游览泰山等名山大川。

这次远足,让他结交了不少好友。这次贡试,他们还在国子监里,受到道光皇帝的接见。他善诗工画,文才冠绝一时,又得中了辛亥科举人,因而,一时名声大噪。他此次远游前后一共六年,开阔了眼界、境界,增添了阅历,激发了他极大的爱国热忱。

袁谨志大才高,怀有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可惜天不假年。因杜文秀起兵于大理,派蔡发春攻占顺宁。袁站在清政府立场,集义勇于右甸以图恢复,誓与蔡周旋,被捕后被杀害,卒于清咸丰八年 (1858)。

袁谨作为晚清顺宁诗坛第一人,与时任顺宁县令的山东曲阜人桂馥私交甚好,桂为清代大书法家,经学大家,他们志向相投,诗酒唱酬,组织“蒲阳诗酒会”,名噪一时。他们还组建“吟秋诗社”,《顺宁县志初稿》记:“前清道光末年,顺郡承雍、乾、嘉之流风,人文蔚起,犹有承平之象,家弦户诵,声教洽然,当时士林有袁慎夫(袁谨)、刘滋圃(刘有培)辈,杰出其间,文化界之代表,尝邀约同仁建吟秋诗社于郡城,讨论唱合,集有定期,选胜寻幽,时赏佳节,郡中俊彦参加甚众,慎夫作启,一时脍炙人口……”,成立诗社时,袁谨还亲撰《约同人建吟秋诗社启》一文,文曰:“集成唱和,赋就联珠。欢聚朋侪,编搜碎玉。诗坛自昔,重寻风月之盟,吟社而今,定得江山之助。”现存可考,作于“吟秋诗社”期间的作品有《夏日偕同人武侯祠北轩赏荷得神字》七言长古一首,可想见当年他们一帮诗友到顺宁武侯祠雅集,在分韵时先生拈得“神”字,大家便以此为韵,即席赋诗。“吟秋诗社”成为清晚时期凤庆重要的文学社团。

袁谨生前有《江兰》《寿椿》两卷诗集待付梓,兵燹后散佚,士林为之扼腕。直至民国初年,邑人李步云、胡作霖二人收拾散佚文稿一卷,名之《袁慎夫先生残稿》,收先生诗70余首,赋文3篇,杂稿数篇,并由民国初年云南军政文化要人唐继尧、赵又新、云龙、秦光玉等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袁谨的诗文在顺宁影响深远。被朱德元帅称为“护国之神”的赵又新将军曾写道:“余总角之时,每于酒熟灯红,尝闻父老谈慎夫先生节烈事,虽莫名先生为何如人?殉难为何等事?但觉悲从中来……稍长,读先生遗文,愈景崇叹惋不置。”

袁谨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涉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表达了儒家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的诗学习和继承了杜甫沉郁顿挫和白居易浅显平易的风格,关注民生、反映现实,以诗为史。如《老农叹》:“兵余岁易凶,春老愁无极。百里一牛存,田园生荆棘。老农愁且耕,舍牛资人力。四人挽牛行,一人扶犁侧。束缚四肢劳,终朝行匍匐。半亩未及终,西山日已昃。翻羡死无求,畴能生不食。里闾灰烬余,久作饥寒色。长官幸贷征,群盗复相逼。不识我谷成,输官一输贼。”如七律《避乱北行寄兄弟兼呈诸亲友并示树椿树棠两侄》:“惊报西传百计穷,豕狼东至两城空。田园埋没干戈里,骨肉分驰道路中。早望尺书归梦远,照得乡心几处同。”

《象山行》中描写战争的残酷:“凿残石骨象不奔,山后山前血如瀑。山下炊烟化火云,霹雳飞空烈焰焚。满城人肉食无几,新鬼故鬼哭成群。”诗感怀时局,控诉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读来有如曹操《蒿里行》,又如杜甫“三吏”“三别”的沉痛、悲愤。《得家书》:“初凭寄语方疑梦,盼到书来信再生。劫里全家欣有福,人间百事欲忘情。锋尘扰攘愁兵革,菽水艰难愧弟兄。一纸八行千点泪,不堪重问廿三营。”有如老杜《春望》。其它如《蹑东山》《老农叹》《逃民词》《江外避乱杂诗》《牛街山中作》《嘉和轩三弟至》等诗,反映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丧乱、疾苦及忧国思亲之情,笔底所涌之波澜,可视为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诗史”。 

袁谨的诗,除了沉痛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史”外,现存还有一首具有民间歌谣风格的《云州竹枝词》,这首“竹枝词” 收录在《顺宁府旧志五部》中,为我们了解一个多世纪前的云州(今云县),提供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风俗画。

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民歌演变过来的一种诗体。国宝熊猫的故乡多竹,民歌中早有《竹枝》,白居易诗中有:“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而将民歌变为文人创作诗体《竹枝词》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公元822年正月,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到建平(今巫山县)见民间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边唱边舞,很受启发,便仿效民歌作《竹枝》九首,这之中名气最大的当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由于《竹枝词》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格调,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很受百姓的喜爱。

有清一代,这种“志土风而详习尚”的民谣体诗歌更是得到了广泛地流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自己的《竹枝词》。竹枝词在题材上以吟咏风土为主,具有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对研究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及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某个地方的“竹枝词”往往都为外方人士所写,这概因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便会产生审美的疲劳,而对周围的一切也就熟视无睹,因而西谚有:“待上一辈子的地方讲不上三句话,而待上三天的地方可讲上一辈子”。“竹枝词”大多就是一个外地人到了某个地方感到新奇,兴奋中随手而作。《云州竹枝词》,就是这位顺宁诗人,来到云州时,速记下的几幅“风俗画”。

《云州竹枝词》第一首:“踏歌声里渡神舟,休道蛮疆古大侯。山川渐灵人渐秀,长官不似土知州。”渡过澜沧江的神舟渡,在一阵踏歌声中,就进入了地处蛮疆的古大侯(云州古称大侯州)了,云州山水有灵气,人模样俊秀,地方官早已是“改土归流” 后派来的有文化品位的官员了,可不要小看了这地方啊,开篇便表达了作者对云州的喜爱、赞美之情。其它:

 “今年岁尾百花稠,郎若西来莫拥裘。行过界碑天便热,只言春好不言秋。”

“草皮街上草如茵,行过南桥即酒泉。野老市回都一醉,羡他消受卖柴钱。”

    “茉莉如霜满径开,勐麻盆好建兰栽。儿夫不解香中味,花上花新移植来。”

    “踏青好趁菜园晴,女伴招邀尽出城。妾自避郎郎自看,入花深处隔花行。”

“小小村居夏最宜,柴门深锁菜花篱。看山也自称平掌,底事人情总好奇。”

“莲花塘里莲花开,莲子新收踩藕回。要比莲花颜色好,农家渍粉雪皑皑。”

“妇人无裤不须哗,夷女风流胜汉家。细褶筒裙双白足,碧溪深处采莲花。”

“龙洞坡头井水生,烹茶煮酒旧知名。北河味好南河淡,争似沙窝色最清。”

“听说当年全盛时,笙歌夜夜酒盈卮。繁华屡易风流在,为采村言唱竹枝。”

……

24首竹枝词,每诗一情、一景,雅俗共赏,明白如话。

袁谨的云州之行,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多世纪前,云县的一幅幅生动、鲜活的风俗写生画。诗句如民歌般纯朴、简洁,或表现市井风情、岁时风俗,或展现山川胜迹、社会百业,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人的活法。有人、有景、有细节,处处透着人间的烟火味,犹如多幅小尺寸的浮世绘,清新、活泼、生动、可爱。

民国顺宁诗人杨香池

杨香池 (1893~1964),名森,出身于顺宁(今凤庆)县城内文明街书香世家,曾就读于顺宁府立中学和县立师范传习所。民国五年(1916)投身教育,先后任县立女子高等小学、女子师范讲习所、县立高等小学及中学的国文教员和县教育局股员、图书馆馆长。杨香池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名望颇高,李根源先生曾题赠予他“蒲门佳士”匾额。

杨香池一生酷爱文学,嗜读报、好写作,常利用教学、工余时间,坚持写作,曾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有作品十余种。民国35年,县长张问德知杨香池“邃于学,长于诗,留心掌故,富新旧知识”,聘请他担任《顺宁县志》主编。他不负众望,团结修志同仁,焚膏继晷,手胝笔秃,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顺宁县志初稿》的编纂重任,他自吟“一年六月短时间,昼夜挥毫脑不闲。草草完成一县史,乡人喜得有书看”。杨香池曾慷慨解囊和同道创办《文艺月刊》《教育月刊》等刊,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园地,对地方文艺、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香池积极拥护新政权领导下的各项政策,主动向政府交出房地产文契,被推为开明人士,出席了一至五届县人民代表大会,被选为副县长,分管文教工作。他在诗文中写到:“思想和言行,重新改造成,从前如已死,今后是初生。”

1953年,杨香池根据顺宁城边有凤山及历史上曾为庆甸的古县名,在人代会上提案,将顺宁县名更名为凤庆,他的提案得到人代会的通过。1964年,杨香池已为年迈古稀之人,皓首白发,体弱多病,自料不久于人世,遂书 《遗嘱诗》:“古稀未至鬓如丝,为日无多可预知。岁岁病魔苦扰我,庸庸老拙难匡时。愧无大德称于世,幸有其情写入诗。嘱咐妻儿身死后,墓书处士杨香池。”同年7月16日病逝,葬于东山公墓。

杨香池身处清末民国年间,新旧时代交替的时期,难能可贵的是在各种思潮涌动中,他能继承传统,学习先进,融会贯通,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他认为文学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若论顶高的文学,原具有真与美的艺术性,不但随时代产生出来,而且超过时空,有万年不死的寿命,但是这种伟大作品,也就不轻易发现呢。”

杨香池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且对各种文体都进行了有益地尝试。代表作为《墙头声》,此书于1941年出版,分别收录了他的《杂录》《燕居漫录》《溟南异闻》《偷闲庐觉语》《偷闲庐联话》《短篇小说》《秋窗梦醒录》《偷闲庐诗稿》等几部著作。之所以起名为《墙头声》,他在自序中写道:“然何以言《墙头声》?盖与生平立言本乎中道,既不甘作井蛙以测天,亦不敢坐飞机而高谈。甚喜在不高不低之墙头上乱嚼。是正有合于中庸之道矣。”这也是阐明了他的文学观。

第一辑《杂录》。收录:文学杂谈、卷首语、谜语、笑话、鼓词、体育、日记等,内容较为驳杂。他的文学指导思想是:“要谋改革文学,先要新旧融洽。大家合起力来,把新旧的弊病,切实革除。”

第二辑《燕居漫录》。这一辑收录他的随笔,所记为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想。

 第三辑《溟南逸闻》。 所记为云南境内一些地方的奇闻异事。内容分两类,一类似魏晋南北朝刘义庆,记载人物逸闻琐事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一类像干宝,记载神鬼怪异故事的“志怪小说”——《搜神记》。

第四辑为《觉语》,全仿《菜根谭》《呻吟语》《小窗幽话》《围炉夜话》一类。论述了修身、养性、学业、处世、交友、事亲等各方面感悟。

第五辑是《偷闲庐联话》。联话就是对联的评论,楹联是集文学创作、书法艺术为一体的实用文体,为中国所独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自古即有“滇人善联”之说,杨香池亦善联。里面收有多副杨香池所撰的对联,如:

“须知齐心抗敌日,正是多难兴邦时。”

“不惜山河破碎,力图民族重兴。”

“富民强国兴工商业,卧薪尝胆还我河山。”

“爱国须团结精神话宜少说事宜多做,救民要贯彻主义知之匪艰行之维艰。”几副对联皆对仗工整,且极具文献价值。

    第六辑《短篇小说》。共收录了他《哑巴阿一》《哀鸿流血记》《泪雨》《余青天》《唉,可怜》《半明》《金蛙》《也有今日》《夫妻两个一夕话》《吴三大王》《问神》等十一篇短小说。《哀鸿流血记》写了一家四口无衣无食无法生活,而悲惨地自杀死去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农村贫民的悲惨生活。《余青天》讲述在封建礼制下的恋爱自由,男主角吕霞声在与女主角豆花幽会时,惨遭一心想攀龙附凤的豆花的哥哥杀害,被余青天巧妙破案的故事。这十一篇小说是迄今为止我们能见到的临沧市最早的小说文本,这也是杨香池对小说这一新文体的有益尝试。

第七辑为《秋窗梦醒录》。收录的也是一些逸闻趣事。笔法如《聊斋志异》《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一路。可按非虚构记实类作品来读。如《龚尚书轶事》,记述了龚彝早年事母至孝的事。《赵又新与顾品珍》,几个细节将赵与顾的品行写得很是生动。又如《凤山茶》一文:“滇中之茶,昔以普洱著名,近则顺宁所产亦不亚于普洱。而凤山之芽茶尤佳,尖细如毛,芽白如雪,蒸制成小砖块形式,长不满尺,外裹以纸,泡饮之,其色青绿可爱,其味清香可口。每岁仅出百余担,故运至远方者多,顺境所产之茶,而真正之凤山细尖白芽,殊不易得。以其产量少而价亦昂。”这篇小文,已为今天研究民国年间,凤庆茶事的重要文献。

第八辑《偷闲庐诗稿》。为该书压轴。杨香池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他的诗歌创作。《偷闲庐诗稿》中,收录了他260余首诗作。他的诗紧跟时代,关注国计民生,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1915年,他在《感时》中写到:“无限悲歌无限愁,有谁识得个中忧。千年祖国惊刀俎,百兆民生听马牛。”在《哀共和》一诗中,他悲愤地写道:“幸福休言属共和,共和六载陷风波。边疆频告烽烟急,塞垒独怜战骨多。难禁列强思剖豆,哪堪同室竞操戈。民生凋敝嗟无補,时局如斯唤奈何。”抗战期间,他写下了《沪苏陷后闻者多垂首丧气以诗晓之》《豫晋民军蜂起歼敌甚多喜而成诗》《难民被敌轰炸诗以哀之》《哀亡国奴》《吊痛郝军长阵亡》《悯难民》等诗作,其中“千危万难求生路,胜利后来必我师。”“强权世界无公理,激愤人心抗日谋。更喜边民多血性,相期携手赋同仇。”等诗句,鼓舞人心,表达了边疆人民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他热爱家乡,留下了大量赞美家乡田园山水的诗作,其风格为陶渊明、孟浩然一路。如几首七言绝句,《郊游杂兴》:

流水有声穿曲径,

夕阳无语上高楼。

人从雨后游偏爽,

柳向风前舞更柔。

《东山晚眺》:

流水一湾曲径通,

山城历落晚烟中。

画图一幅看无极,

斜挂夕阳太祖峰。

《田家》:

绿阴深处有人家,

篱畔常开几树花。

溪水当门田绕屋,

半栽麦菽半桑麻。

《城东晚眺》:

桥头行客常来往,

山上残霞半有无。

鸦雀声喧争野树,

牛羊影乱下平芜。

五言绝句《春景》:

云霞添锦绣,

花露缀珠玑。

柳岸闻莺语,

草场看蝶飞。

《晚眺》:

炊烟四五点,

茅屋两三间。

芳草绿铺地,

桃花红上颜。

这些诗句诗作,简约、冲淡、自然,“语淡而味终不薄”,侃侃叙来,浑然天成,读来别有滋味,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

时任顺宁县长张问德评杨香池“邃于学,长于诗,留心掌故,富新旧知识。”很是中肯。

作者:何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