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文化
建党百年诗歌作品展丨佤山的黎明

第一卷  序曲

一、折断一支枪,另一支却响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

无条件投降。自1937年7月以来,
8年抗日战争中,临沧各族人民,
和全国人民一道,付出了沉重代价。
历经流血、牺牲,活着的人们,
都渴望和平,渴望安定,渴望建立,
一个独立、统一、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10月10日,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国共签订“双十协定”。然而,才转身,
国民党即背信、即弃义。他们的枪炮,
上满血腥子弹和炮弹。
密集的、全覆盖的扫向解放区,
他们的心里,只藏着一个坏主意——
消灭中国共产党,消除人民军队的力量。

 二、自私者的传承

1945年10月,在云南,
蒋介石发动突然袭击,
以武力改组国民党云南省政府,
逼龙云下野,扶卢汉上座。

上座者,拥蒋保己。上座者,
一方以血腥,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一方以私心,扩充实力,
巩固自身根基。顿时,浓厚的阴云,
和白色恐怖,笼罩着云南大地。

 三、探索、斗争和杀戮

前途在哪里,
命运如何走向光明,
有识者谋求着、探索着、实践着……

1948年7月15日,
“七·一五”运动爆发——
昆明40余所大中学校,
上万名爱国知识分子,走上街头,
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

“七·一五”运动,
像一颗丢进湖水中的炸弹,
引起国民党的强烈反应——
白色恐怖,愈演愈烈。
他们,明捕进步爱国人士,
暗杀中国共产党人。

四、从昆明,向农村转移

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扑咬,
在付出巨大牺牲后,
遵照中共中央和南方局指示,
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
继续派遣党员骨干,和党的外围组织成员,
到广大农村,到少数民族地区,
建立革命根据地,
开展顽强的人民武装斗争。

1948年秋,树叶在无声的风中,
缓慢地飘落。宽阔的大地,
顶着蔚蓝的天空。在这看似,
无异于以往的时光里,却潜藏着,
难以估量的杀机。早一刻,
把革命的同志派遣出去,在某种意义上,
就是对同志生命的关爱和保护,
就是对党的事业,
注入更为鲜活,更为强大的力量。

五、佤山:最初的革命队伍

在1948年秋天的某个时间刻度,
以昆明耀龙电力公司职工,
作为掩护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培伦,
接到中共昆明市委书记陈盛年的通知,
委派他,去昆明五华中学,
找来自佤山的“民青”成员魏文才,
一起启程,共赴佤山,开辟武装斗争据点。

激动之情,涌上李培伦之心;
责任之重,压在李培伦之肩。
缺乏经验,不懂军事,势单力薄……
李培伦唯恐辜负组织的期望,
便请求增派同乡、同学,
曾为龙云护卫的“青联”盟员王维人,
共进佤山。党组织应允。至此,
最初的进入佤山的中国共产党的队伍,
构建完成。只待成行,进入佤山腹地,
开创新的天和地。

第二卷  入佤山记

 一、中共地下党员——李培伦
      1.苦难中进步

时代的贫穷和困难,降临到个人之上,
是实实在在的重压和闯不过气。
1921年2月,李培伦降临世间,随后,
又有兄妹降生。困顿之家,显得举步维艰。
李培伦家,仅有一间茅屋,一亩田,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靠租种维生。然而,
李家有父母、三兄弟、两姊妹,共七口人,
人多而食少,度日如年,危机重重。

李培伦酷爱读书,在阅读中思考人生,
在阅读中预想未来,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像一道光一样,照耀着他的脚步。
他越读越多,越走越远,
走进了深邃的思考的道路。这仿佛,
是命运的一种遇见,为他后来的阔步前行,
埋下了可圈可点的伏笔。

李培伦父母家徒四壁,却坚持供他读书,
1940年,他从师范毕业,
受聘省立昆华女子中学附属小学,教书谋生,
贴补家用。在战乱年代,枪火飞行,没有安定。
1941年夏,西南联大费孝通、吴文藻、冰心等,
从昆明市内,疏散到郊区李培伦家所处村子。
师范校长,借助这些资源,整合起来,
办了一个高中班。李培伦辞去教书职务,
慕名前来就读。不过,家境太过艰难,
读了几个月,不得不寻找差事,谋求生计。

2.信仰中超越

表现优秀的李培伦,不愁没有活计,
经同学介绍,他顺利进入昆明耀龙电力公司,
以此为起点,他在电力公司,
开始了为期8年的职员生涯。工作之余,
李培伦主动搜阅进步书刊,
补习英语、俄语。

1942年,李培伦认识中共地下党员岳世华,
并参加岳所组织的“五九”读书社。随后,
李培伦曾有赴延安,参加革命的念想,
云大教授楚图南劝李培伦:“不必舍近求远,
当地同样可以革命,而且更艰难、更光荣。”

李培伦弃了去延安的念头,专心致志,
投入到云南的眼下的工作之中。1943年6月,
李培伦和同事毕凤云,接到口头通知,
要他俩参加一个集会。两人到达之后,
看见已有十几个青年在座。
中共地下党员张子斋在主持时宣布:
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正式成立。

不久之后,李培伦进入“新联工委”,
成为这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的,
领导核心。岁月伴春风,春风拂大地,
三年之后的1946年7月1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25岁生日时,经张黄新介绍,
李培伦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他艰苦卓绝,
而又光辉灿烂的奋斗岁月。

二、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盟员——王维人

 1.无忧与愤慨

命运起伏的王维人,在时代的波涛中,
生于1919年11月昆明呈贡,祖辈经济充裕,
至父辈,有田地五六亩,兼营商业,
童年幸福无忧。有长兄任职国民党军队军医,
其姐其妹,均在农村谋生。

王维人读书勤奋,深受家人及亲属宠爱,
1937年秋,入云南省昆华师范就读。一年后,
家人包办婚姻,王维人心有不满,便辍学,
入昭通巧家边地省小,任小学教员一年,
此地边远、极苦。地主、恶霸欺压农民尤甚,
王维人看不惯,伸张正义,最后只得愤而离去。

2.开化与控告

路途漫漫,王维人返回阔别已久的昆明,
恰逢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昆明第五分校,
招收17期学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年轻的热血,涌上王维人的心头,
便投笔从戎。1941年1月,毕业后,
被分配到龙云的护卫混成独立团骑兵大队,
担维护昆明市内、郊区交通秩序之责。

王维人住北校场。当时,同乡、同学李培伦,
任职耀龙电力公司,跑警报时,常来此处避身。
王维人闲暇时,也常去找李培伦,
并相互推荐书刊阅读。日夜学习,进步快速,
1942年秋,经李培伦介绍,
王维人和同事赵建华,加入“五九社”读书会,
每周两次,读《政治经济学》《大众哲学》等。

开化的思想,如奔腾的河流,
拦亦拦不住。王维人所在的军队长官,
贪污腐化、贩毒走私、克扣军饷、盗窃军粮,
王维人极端愤慨,邀约几人,
向团长龙祖绳,控告大队长魏淑祥。然而,
黑暗之黑,并非一点之黑,
王维人的义愤填膺,祸殃自己及家人,
以被勒索巨款而收尾。

3.无望与脱离
逃离骑兵大队之后,王维人经同学介绍,
到楚雄国民党十八师新兵大队,操练新兵。
1945年8月,部队调红河蒙自大庄,
编入国民党第九十三军工兵营,旋即赴越南,
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王维人奉命留守楚雄,
准备下期新兵集训。

时隔两个月,一个漆黑的夜晚,
国民党中央军五十三军的一个团,
将王维人的人马,团团围困于费家坝营房,
枪械被缴,财物被劫,士兵被运走。后来得知,
这是蒋介石武力改组国民党云南省政府,
逼龙云下台,这场行动,
在云南各地如洪流般地进行。

独裁的阴云,弥漫着中国,弥漫着云南,
继续走下去,是一条漆黑的,不见未来的路途。
王维人在进步思想的烛照下,
开始更加深刻的思考前途和命运。他决定,
脱离旧军队,脱离污泥和黑暗,
另寻光芒的道路。

三、民主青年同盟成员——魏文才

纵横绵延而常年翠绿的佤山,
滋养出了勤奋好学的年轻男儿魏文才。

魏氏一家,原籍景谷县大歇场,
父辈以贩卖盐酒为生,
常往返于景谷县、双江县、沧源县。
苍茫的佤山,需要食盐,需要烈酒,
魏氏一家,结识了佤族部落上层田家,
家境逐渐殷实,遂定居沧源。

1927年,魏文才生于佤山核心之地——岩帅,
其父魏昌荣卒后,长子魏文成掌家,
供三弟魏文才先后毕业于双江县德胜乡小学,
双江县中学初中。又于1947年,
顺利入读昆明五华中学高中部。

热情高涨、追求进步的魏文才,
在1947年底,经人介绍,
加入中共云南地下党领导的民主青年同盟,
他不仅自己马不停蹄,
也渴望家人跟随时代步伐。他把进步书刊,
寄送回了尚处落后的佤山。

1948年,“七·一五”运动之后,
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昆明陷入沉寂之中,
受党组织委派,地下党员李培伦找到魏文才。
李、魏相会,李、魏接洽,
李、魏周密谋划,共赴佤山,开创革命根据地,
临沧的春天种子,自此处开始,
便正式孕育、萌芽、破土。

 四、王维人返昆

旧日的黑暗漫漫无边,王维人择光明而行。
1947年7月,经李培伦介绍,
王维人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
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王把妻儿送回昆明,
便按组织的要求,抵达红河个旧中学任教,
以教书为掩护,以言语和行动,
传递先进的思想,播洒革命的种子。

在三尺讲台工作了三个月之后,
王维人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收到李培伦,
自昆明发出的信函。虽言辞短暂
但情势紧急,不容耽误,
王不敢怠慢,匆匆办理离职手续,
便踏上了回昆的路途。那时不如现在,
即便交通顺畅,也免不了舟车之苦,
但热血和激情,抵消了这些身外之物。

王维人返昆后,直达李培伦的住所,
探清信函之后的意义。李告诉王,
鉴于一些同志的身份暴露,
和国民党的持续白色恐怖。
中共昆明市委书记陈盛年决定派他们,
赴佤山组建革命武装,配合解放大军入云南。
人员稀少,经费困难,路途凶险……
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具象困难,但是,
王维人如李培伦一样,得此事时,
情绪特别激动。“艰难算什么,为了革命,
我愿意付出热血和生命。”王维人说。

五、在昆明车站,碰头

三个人如同三条河流,在昆明长途汽车站,
聚合。一条来自李培伦,一条源于王维人,
一条便是魏文才。车站里,人群熙熙攘攘,
来来去去。他们,如同众人一样,即将奔赴,
遥远的佤山,开启全新的革命生活。

莫名的激动和兴奋涌上心头。他们渴望,
汽车的发动机赶紧响起来,黑色的轮胎,
飞快地运转起来。然而,由于旧疾作祟,
李培伦的鼻腔流血不止,不能即刻成行,
只得把王维人、魏文才相互介绍之后,
匆匆返家,留在昆明治病。

前方在等待着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
未来和期许,早已强烈地注入,
他们的心扉和脑海,他们,将因此次远途,
而变得与众不同,名留青史。

六、下关汇合

蜿蜒的公路,颠簸着两颗年轻的灵魂。
王维人、魏文才一路奔波,一路艰辛,
终于抵达,风力与古时相差无异的,
大风之城——大理下关。沿着指引的路线,
他们敲开了,下关卫生院董绍嘉的家门。

几个时日以后,沿着王维人、魏文才,
走过的路线,李培伦亦抵达下关。稍作停留,
由于工作,他当夜便去了古老的大理喜洲镇,
与喜洲中学的有关人员对接事务。

王、魏、董三人则加紧备料,
做足进佤山的准备,只待李培伦返回,
便即刻启程。佤山的情景,
已经不止一次浮现在他们的心头,
他们既心生向往,又猜测着可能遇到的险难,
甚至可能殒命佤山。但是,他们义无反顾——

七、董绍嘉的药物

大理下关的风群,吹拂着碧蓝的洱海,
也席卷着城里的大街小巷。

动荡的时代,危险时刻就在身边,
在下关,为了安全,
董绍嘉将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
留住在他的家里。这样,
一来方便准备工作,二来可以交流,
再来则安全有保障。

董绍嘉是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盟员,
任职省防疫大队长。由于这一掩护和便利,
前行佤山的三人队伍,有了药物保障。
要知道,在那个久远的年代,
药物就是生命。多少人因缺医少药,
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生命的逝去。

路途之前的佤山,更是需要这些药物。
董绍嘉的药物,像一阵阵春风和细雨,
给前行者带来了无限的滋润和温暖,
使他们倍感安全和充满力量。

 八、钱币的兑换

从昆明赶赴佤山,公路只到大理下关,
便终止了它的延伸。钱币的使用,亦是如此,
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下关及其以上的大城市,流行使用金圆券,
而以下的更小的地方,只能流通半开。
在董绍嘉帮助下,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
完成了钱币的兑换。这微薄的钱币,
在饥困的年代,由三人想方设法凑得,
它们微薄而不能持久,
但哪怕只能支援着前进一步,
也是意义非凡。毕竟,从此开始,
问题会排着队前来探访,而他们,
能做的就是一点点地克服,一页页地翻阅。

九、找寻掩护的马帮

在历史烟尘里,大理曾经书写过灿烂的篇章,
相对于边缘的缅宁地区。这里,依然比较繁华,
这样,就吸引着,纷繁的马帮,
往来于两地之间,即便有大河阻隔,
即便有高山纵横,即便有瘴气萦绕,
即便有土匪、恶霸出没。

在乱世,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
如何选中一支安全的马帮,
之于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而言,极为关键。
弄不好会暴露身份,导致没有开始的事业,
夭折于萌芽。凭借着经验和打探,
他们穿梭在马帮之中,
找寻和等待那支应该出现的队伍。

十、选中,丁家马帮

缅宁马锅头丁朝臣,跃进了李培伦的视野。
丁家马帮,常年往返大理、缅宁两地,
有良好的信誉,也有充足的实力。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的佤山之行,
有丁朝臣的庇佑,应该是稳固妥当的。
不过,人心隔肚皮。况且在那种命都可以,
朝不保夕安的年代,小心和谨慎实属必须,
有时过分警惕也尤为必要。

李培伦的头脑灵活,又加之董绍嘉,
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药物,便对丁家马帮坦言,
此行佤山,是为了调查双江疫情,
并提供一些医疗帮助。丁朝臣走南闯北,
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经过缜密的分析,
他选择对李培伦三人深信不疑。
当然,作为保命、续命的物资,
丁朝臣对李等人的药品,
自然特别关心和偏爱。若能结为朋友,
或许日后能够派上用场,
世事一直在变化之中,
谁又能说得准?就这样,李培伦三人的佤山行,
算是准备完毕,只待起身。

十一、两匹棕马

李培伦大病初愈,又从昆明长途奔波至下关,
又忙前忙后准备佤山行之事,加之漫漫前路,
都得依靠脚步前行。即便资金短缺,
王维人、魏文才商量后,
向丁朝臣马帮多雇了一匹马。

两匹棕色的马。一匹用来托运行李和药品,
一匹给李培伦骑用。不过,李培伦自始至终,
都没有爬上马的脊背,靠着坚韧的毅力,
徒步行走着每一寸路。

李培伦虽然从小生长在艰苦的环境,
但这样的奔波之苦,之前却也没有承受过,
况且重病之后,气虚体弱。或许是信念,
或许是对光明的渴望,激发了他的无限潜力,
他那瘦弱的身体,时刻散发着坚毅的气息。

两匹棕马,三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
跟随着来回奔走的丁家马帮。起早贪黑,
克服重重困难,走在前进的路上。

十二、过澜沧江

奔腾的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
一路汇聚众多支流。抵达云南临沧境内时,
已是壮阔之河。从下关出发,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和丁家马帮,
必须跨越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江,所幸,
在江流之上,有摇曳而又坚定的青龙桥,
使他们可以淡定而又从容地迈步。

大河滔滔,水流激昂。站在江中之上的桥梁,
李培伦忘却了一路艰辛的疲惫,他激情感慨,
深深地为河山的壮丽所感染,
深深地澜沧江开山凿石的力量,所触动。
向南,持续向南,这条来自远古的河流,
最终去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涓涓细流,纳百川之流,成为开阔之河,
抵达广袤无垠。沉思中的李培伦,
坚信他们此行的目的,也一定会以星火之势,
烧遍佤山大地,给那些此刻深处黑暗的地域,
带去无限的光明和温暖。

十三、漫长的路途

从下关起步,沿蒙化,经顺宁,过云县,到缅宁,
前前后后,需要十多天时间。十天里,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和丁家马帮,
一起风餐露宿。夜晚,有蚊虫飞舞,
也有猛兽出没。星光洒在黑色的天空里,
像一颗颗晶亮的宝石。行路者,黎明启程,
天黑驻脚。在路途中,走到哪里,便算哪里,
在路途中,有疲惫,也有喜悦。在夜里,
天空就是帐篷,大地就是床板。在驻足时,
简餐素菜。行路者,一起搭伙筑灶,煮罗锅饭,
一起拴马、放马。丁家马帮的行走,声势浩荡,
丁家马帮的声名远扬,一路行走,平安无事。

十四、马帮的言辞

魏文才是土生土长的滇西南人,
李培伦家境穷苦,王维人相对好些,
但也在社会上磨砺、滚打了很久。
三人虽然年轻,却能处理好人情往来,
为人处世。路途中,三人主动帮忙,
马帮人员自是特别乐意,
不仅好言相待,而且讲述一些,
马帮生活的日常,以及缅宁地区,
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动乱的年代,
那些腐朽的统治者,无心无意无情为民,
只顾盘剥压榨、恐吓群众。黑暗中生长的人们,
有苦有怨有怒,而无处释放。只能低声忍气,
默默生活。奔走的马帮,
是吃苦耐劳的人群,既能隐忍,
又遇事能果断处理。这种精神,在行走中,
深深鼓舞了三位革命者。他们跟随马帮行走,
前后有半个多月,不长也不短,
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是磨炼了革命的意志。

十五、沿途,凋敝的村庄

山脉横亘在前方,河流大大小小,
交错纵横着拦在脚下。
跟随着熟悉路途的丁家马帮,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
规避了很多艰难险阻。

行走的身体,流动的眼睛。所经之处,
有村庄散落在山间,有人群偶尔出没。
村庄凋敝不堪,不知怎样形容,
人群面黄肌瘦,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情感,
去同情他们。

所见之后是所感,所感之后是所想,
所想之后是所行。李培伦陷入了无边的冥想:
我们是时代孕育出来的革命者,
我们的一切努力,就是要让这些荒芜之象,
告别人间,让生活者富足、安乐。(张伟锋 )
                                   (未完待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