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文化
美与善、理想与现实的悲剧性思索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性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底层人民拥有着一种“自在状态”。他们有着朴素坚韧的生命,在蛮荒的夹缝中保持着“今古相同,不分彼此”的生活状态。沈从文在《柏子》《边城》《萧萧》等作品中,以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将诗意融入笔触,塑造了湘西人民淳朴善良、原始粗野的人性美,展现了湘西现实与理想相碰撞的人生形式。在沈从文抒情的笔触中,亦透露出一种对生命人生的悲剧性思索。

湘西人性的美与善:质朴与单纯

 沈从文的作品中,湘西小说占有着重要地位。在《丈夫》《边城》《贵生》《萧萧》等作品中,他用抒情浪漫的笔触,塑造了众多具有美与善的人物形象,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善的生活本性展现。例如憨厚的贵生、天真可爱的萧萧、美丽善良的翠翠。
  《萧萧》:无知无识,天真单纯。沈从文在《萧萧》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天真单纯的萧萧。在文中这样写道“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院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草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萧萧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女孩子,她早年失去父母,跟随伯父长大,又被当作童养媳嫁出去,萧萧过门时才12岁,而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在“风雨”,她依旧自由善良,被“发卖”,生儿子,和丈夫圆房,被长工诱惑了,她是糊糊涂涂的;事情败露之后,她是听命于家长的——萧萧依旧是往昔的萧萧,她依旧是快乐的、天真的、幼稚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屈从”于封建宗法制的萧萧真的是快乐的吗?原始愚昧的风俗虽有质朴之美,但是亦有阴暗面的存在。
  在《萧萧》这篇文章中,沈从文通过浪漫的叙述,简洁清新且活泼,颇具地方色彩的语言,娓娓道来乡下人的天真、质朴的自然天性,通过对婚礼习俗等描写,体现湘西当地特色,展示湘西风土人情特有的地方魅力。
  《边城》:爱与美的理想。在沈从文所写的长篇小说《边城》里,翠翠无疑是他笔下爱与美的理想象征。翠翠是湘西山水性灵孕育出的女儿,她聪慧善良、可爱娇气,她单纯,亦有着几份矜娇,她的一颦一笑,皆是湘西的美。
  在《边城》中,主要是书写翠翠的爱情故事。在故事中,我们能够发现翠翠的“美”,从翠翠的爱情萌芽、觉醒、追寻、苦守,翠翠的“美”贯穿在文中,她爱上傩送之后,对天宝的追求,她坚贞专一。爷爷逝去后,她坚强地扛起了摆渡的重担。她坚强、善良、敢于承担责任。她是“美”的化身、“爱”的载体。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偏远的,它远离现代城市文明,保存着原始淳朴的民风民俗。沈从文将理想倾注于湘西山水中,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没有遭受现代城市文化侵染的纯洁净土,这里原始淳朴,人们乐天知命,天真善良的人们居于偏安一隅,以真善美的态度生活。
  但是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依旧有城市文明的影子。正如《萧萧》中对城市中的女大学生生活的叙述,从祖父的口中说出,与身处乡下的萧萧的生活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与单纯美好的湘西乡下作对比的同时,更加凸显出现实世界——现代文明的丑恶。而在《柏子》中,作者以水手与妓女之间的爱,展现那种质朴而麻木的生命状态,也映射出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
  沈从文身处现实社会中,现代文明的“反道义、反人伦”的丑陋令他厌恶,他自称为“乡下人”,以“乡下人”的独特视角来叙写湘西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净土。可以说“边城”这样的净土,便是沈从文理想人生形式的追求,但同样,沈从文心知“理想的人生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他的笔下,湘西世界虽是理想,但并不完美,作品中还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淡淡的忧愁。

抒情外表下的悲剧性思索

 沈从文抒情的笔下,湘西世界具有自然、和谐、健康的生命形式,湘西底层人民是淳朴善良的,但是同样他们是愚昧的、缺乏自我意识的。他们固守着“忠实庄严”,这种人生形式具有仪式感,但是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命与人性的悲剧性思索。
  在原始粗野的湘西,拥有世代相传的悲剧循环。《萧萧》中,萧萧遭受了封建宗法制下婚恋的不合理,但是她依旧要给10岁的儿子找一个比他大6岁的媳妇。这样的悲剧是循环的,世代相传的。在湘西这样一个“封闭式”的边陲之地,制度是难以改变也难以打破,这样的悲剧不断重复。“萧萧”做了童养媳,还会有下一个“萧萧”继续重复她天真而悲哀的命运。这种悲剧是原始与固守赋予的,在未开化的边陲,那些约定俗成的“礼”是很难被打破的。在《柏子》《贵生》等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窥见某些风俗对人性的束缚。
  在沈从文作品的后期中,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湘西原有的人性遭到冲击和污染,并逐步发生了转变。“地方的好习惯早消减了,民族的热情也下降了。”在现代文明的侵染下,民风民俗弱化,原本质朴单纯的湘西乡下人,也在冲击中,被迫“变”,失去了原有的天真与单纯。
  恬淡静谧的湘西世界,配合上沈从文诗意的语言,绵长而古朴的湘西岁月悠悠地过去。朴素而单纯的湘西人民生活在这片净土之上,他们悠然自在,固守着原始的民风民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无疑是美的,这是他理想人生形式的承载,亦是他的追寻。(祝瑜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