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文化
元宵节的记忆

过年吃汤圆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一般是在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吃。可在我老家,吃汤圆贯穿整个春节。

我们当地盛产水稻,糯米是其中之一。腊月期间,母亲早早去加工厂把经过多次淘洗,浸泡一夜的糯米碾成米粉,把米粉放进潮湿的白布口袋,扎紧袋口,把装有米粉的白布口袋放在两块木板中间,在木板上压上沉重的石条。第二天,母亲把榨干了水分的成坨的米粉,掰成小块,放在铺有白布的竹帘子上曝晒,用不了几天,用来做汤圆的腊面就做好了。再准备些过年必不可少的包汤圆食材。
  在我的家乡,每年大年初一要吃汤圆。母亲是做汤圆的高手,特别是她做的汤圆,历来被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称赞不已,也是母亲一生引以为豪的事情。曾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 一大早,母亲总会为一家老小精心准备汤圆,我总是像母亲的尾巴一样,跟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母亲包汤圆,用拌有白砂糖、核桃和陈皮粉的豆沙当馅。我们当地的汤圆有大小两种,小汤圆是不放馅的,把和好的腊面,在掌心上揉一揉,就直接放入煮沸的水里。大汤圆个头大,包出来的有鸡蛋大小,煮熟后个头就膨胀成鸡蛋了。弟妹们早早起床,接受父母安排的光荣任务,给奶奶端汤圆、拜年, “祝奶奶新年快乐!”“赶紧起来!起来!”,奶奶一边笑呵呵地说,一边从枕头底下摸出准备好的一元、两元不等的压岁钱,递给孙子。弟妹们高兴地接过来,蹦着跳着跑了出去。汤圆煮熟后,可谓色香味俱佳。这时候我们早已迫不及待了,母亲刚一说到吃,一个个比赛似的,往厨房跑了去,吃了一碗又一碗,欢声笑语,温馨弥漫,火热和幸福在一碗碗汤圆中洋溢着……雪白的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正月期间,只要来客人,主家不管是不是在饭点,先给烧“开水”喝,这里所谓的“开水”并不是茶水,一般是指给客人做汤圆吃,或者煮荷包蛋。我们当地人热情好客,“喝开水”是对客人的欢迎、尊敬。可有时候客人才吃过饭不久,或者不愿意麻烦主人,经常就有客人和主人为此谦让、拉扯,一方要做,一方不让做,往往客人架不住主人的热情。有时候客人一天去几家,就要吃好几顿汤圆。
  小时候,我很喜欢吃汤圆,一顿吃六七个不成问题,甚至有时一次能吃十几个。为了更好地吃到汤圆,我还专门借鉴别人用叉子叉,没有现成的叉子,只有自己用竹子做了。我没有央求大人,自己找来竹片,又是划又是剁的,为剁出两个叉头,一刀下去竹子没劈上,刀砍到左手拇指和食指的关节上。那道伤疤一辈子就永久留下来,成了我小时候吃汤圆的记忆。
  如今,每逢正月十五,我们没有时间包汤圆了,看着一袋袋从超市里买回来的袋装“思念”汤圆,想起母亲包的汤圆。母亲的汤圆——母亲的味道,竟成为永远的回忆;母亲的汤圆——做人做事的道理,竟成为我受用一生的财富……
  想着想着,泪如泉涌……(邹永发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3208;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临沧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