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伞镇:旱谷丰收 颗粒归仓
刊发时间:2022-11-05
A2版
作者:赵玉雪 李鸿旭
本报讯 (通讯员 赵玉雪 李鸿旭 文/图)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近年来,镇康县南伞镇坚决扛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粮食安全落到实处。
目前,正是稻谷收割的关键时期,在南伞镇白岩村二组提水站的山坡旱地,村民李国富家种植的旱谷颗粒饱满,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挂满枝头。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袋袋稻谷被前来帮忙的村民装袋、搬运到货车上……,十多亩旱谷顺利归仓。“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山地也能种出来稻谷,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今年我们家尝试种了10亩,长势和收成还是不错的,亩产大概600斤,旱地管理起来比水稻更简单,都是机械播种,效益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明年要再继续多种些。”说起种植旱谷的好处,李国富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白岩村是一个典型的边境民族村,国土面积54.6平方公里,有农户951户4378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1755亩,其中,水田510亩,旱地21245亩,粮食总产量1615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17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456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8012元。该村以种植甘蔗、橡胶、澳洲坚果、咖啡等产业为主,稻谷种植面积少,难以满足当地群众需求。
为破解发展瓶颈,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白岩村按照“藏粮于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探索种植山地旱谷,通过优选种植品种,集成推广最佳种植方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产量效益的旱谷绿色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发动全村55户农户种植杂交稻旱谷195亩。
据南伞镇农服中心主任茶荣介绍:“为了种好旱谷,我们除了免费给村民提供品种外,还通过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会、现场会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各阶段技术保障和管理,让村民种得放心、收得开心”。
近年来,南伞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藏粮于技,开辟增产新途径。推进农业科技应用,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发展新优势,坚持政策激励,增强粮农种粮积极性,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目前,全镇13个村共种植旱谷7702亩,预计亩产量600斤,粮食总产量可达2300吨以上。
图为白岩村的群众在采割、搬运稻谷。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