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施“粮策”稳粮仓
刊发时间:2022-11-08
A2版
作者:陈会平
本报讯 (通讯员 陈会平)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水稻“上山”项目、耕地轮作项目、发放惠农“两项”补贴等四个“粮策”,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基石。
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资金整合,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6.53万亩,分两批建设,目前,第一批6.53万亩已全面开工、第二批10万亩陆续开工。从2019年至今,全县累计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29.11万亩。
在交通便利、土地平缓、有机械化作业条件、旱稻种植基础以及海拔1600米以下的区域实施杂交稻旱种项目,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积极推广优质杂交稻旱种“水稻+林果”种植模式,强化技术集成创新,以中科西陆4号、滇禾优615、明两优527作为主推品种,集中推进耿马镇、芒洪民族乡2000亩杂交稻旱种核心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耿马镇、勐撒镇、孟定镇、勐简乡、芒洪民族乡等11个乡(镇)、农场1.8万亩。在核心示范区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目前,核心示范区2000亩杂交稻已经收割,实收实测平均亩产达485公斤,预计产量达970万吨;辐射带动种植的1.8万亩杂交稻正在组织收割,丰收在望。
按照“宜粮则粮、应种尽种”的原则,在孟定镇、勐简乡主要轮作区域,勐撒镇、勐永镇、耿马镇、芒洪民族乡辅助区域实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推行以“玉米、稻谷+豆类”为主,以“玉米+豆类”为辅的轮作模式,有效提高耕地质量、巩固粮食产能。2021年,全县完成耕地轮作5万亩,新增效益7562.5万元。
按照“栽多少补多少,不栽不补”“谁种粮,补贴谁”的原则,严格落实惠农政策,让种粮农民吃下安心种粮的“定心丸”。目前,全县已成功发放两批种粮补贴资金825.35万元,惠及农户48018户;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755万元,惠及农户47943户。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