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耿马:按下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快进键”

    刊发时间:2022-11-11

    A1版

    作者:杨加兵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加兵)   今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六大方面要求,依托沿边区位、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等优势,统筹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设施建设、社会治理重点举措,带动群众共建共享,按下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快进键”。

      持续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加强以边境村(社区)党组织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指导,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富民增收作为主攻方向,引导沿边村寨各族群众群策群力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党委、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落实的良性互动、党建引领与激活动力融合增进,孟定镇7个边境村(社区)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预计均可达10万元以上。

      持续巩固提升橡胶、坚果、甘蔗等传统产业经济效益,积极培育种桑养蚕、肉牛养殖等新兴产业,与市场相适应的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完善市场主体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与临沧边合区国资公司加强合作,完善落地“加工企业+口岸平台公司+边境互市贸易合作社+边民”利益联结机制,创造就业岗位6000余个,边境剩余劳动力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之间的失衡关系得到较大缓和,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收入支撑持续变强。今年年底,边境村(社区)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突破2万元。

      坚持以线促点、以点带面、以面连线建设思路,制定洁净村庄、洁净庭院规范标准,以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产业化为抓手,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卫生户厕和卫生公厕等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着力抓好环境整治。实行垃圾清运、日常保洁、“红黑榜”制度,将人居环境提升机制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全力建设、维护好美丽家园。积极开展“小菜园”“小花园”“小庭院”“小果园”建设,发展庭院经济,村庄绿化美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大力推进路网建设,提升改造边防巡逻路、产业路436.5公里。加大河外连通饮水工程管道维护、修缮力度,巩固提升边境地区饮水安全保障。积极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7个边境村(社区)实现10千伏以上动力电全覆盖。全面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实现边境行政村、学校、村卫生室光纤宽带全覆盖,自然村实现5G网络覆盖。对“一村一方案”查缺补漏,细化完善增减项目,加大道路修缮、饮水保障、供电安全等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力度,“水、电、路、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得到基本解决。

      巩固提升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边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用好用活抵边联防所、抵边警务室,加大联防队伍建设力度,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深度融合防控体系作用不断凸显,构建起群防群治强边固防共同体。全面开展基层社会治理,4个边境村(社区)成功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色树坝社区被命名为第9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7个边境村(社区)均未发生因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开展重点村庄涉边违法乱象专项整治,切实形成有效震慑,党员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神圣国土。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