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绿美庭院“春”意浓

    刊发时间:2022-11-15

    A3版

    作者:董文静 宿春涛 熊尧 罗鸿迪

    军赛乡因地制宜推进绿美建设——

    绿美庭院“春”意浓

      眼下,走进镇康县军赛乡岔路自然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家家户户庭院内芬芳吐艳、绿意盎然,村民们用橡胶籽做出“心向党、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墙体让人眼前一亮。

      “没想到这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还过上了开门见花、伸手摘果、弯腰采菜的幸福日子。”漂亮的农家小院里,村民夏娟芹笑容满面。

      “那时候整个家到处是淤泥、垃圾,围墙、院子也冲坏了,大家都来帮我们排涝清淤,渡过难关,还帮我们美化庭院,现在比原来还更漂亮了。”夏娟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7月2日晚,岔路村突发单点暴雨,造成岔路村岔路自然村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村民的房屋、农作物等不同程度受灾,原先的美丽村庄建设成果在一夜之间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

      灾情发生后,军赛乡党委政府和岔路村“两委”迅速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组织乡、村、组党员干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并在后续的灾后恢复过程中,以绿美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重建美好家园。

      据村支书罗永兰介绍,村里将50亩墨红玫瑰树分给农户移栽到庭院里,引导农户发展花、果、蔬菜等庭院经济。目前,大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涨,绿美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回想起全乡上下、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带领群众抗洪救灾的场面,村里的党员李福良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有信心,带领好群众把绿美庭院打造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与岔路自然村灾后重建情况有所不同,平均海拔1600米,深山密林里的中厂村龙洞自然村,则是另一番乡村融入大自然的欣欣向荣景象——村组主干道两旁,村民们用旧树桶做天然盆景,用竹篾为路边绿植编织成保护篮,一切都是浑然天成。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助力下,中厂村大力发展茶叶、甘蔗等产业,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为绿美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我们认真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规划部署要求,依山就势、就地取材,增花、增果、增绿,家家户户都自愿投工投劳,齐心协力扮靓村庄、庭院,同时也得到了挂钩单位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完成村组主干道两旁的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作,并将龙洞组打造成全村乃至全乡的示范样板。”中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展富说。

      中厂村龙洞自然村和岔路村岔路自然村的绿美建设成果,正是军赛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绿色产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及乡村示范点的引领作用,探索红黑板长效激励机制抓紧抓实绿美乡村建设最鲜活的现实明证和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一直以来,该乡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因地制宜打造“样板式”绿美庭院,让群众感受“绿美”,参与“绿美”,并组织开展“共建绿美乡村,共享绿美家园”评比活动及变废为宝、垃圾利用等技能培训,激发了群众参与绿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美化家园”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从“零散美”到“整体美”,从“一时美”向“时时美”,从“一处美”向“处处美的”跨越式蜕变。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