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临沧市擦亮“廉文化”名片

    刊发时间:2022-11-17

    A3版

    作者: 李玲

    融入当地元素    打造特色品牌

    临沧市擦亮“廉文化”名片

      本报讯    (通讯员    李玲)    今年来,市纪委监委聚焦全面推进“清廉临沧”建设,统筹各县、(区)密切协作,结合地域特色着力构建廉洁文化培育工程工作体系,通过对文艺创作、品牌创设、阵地创建的实体化运作,打造“清廉临沧”建设“一县一品一特色”,营造尊廉崇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县(区)纪委监委结合地域特色,挖掘提炼地域文化中的廉洁内涵,通过品牌创设实体化,进一步体现以廉化人、以廉育人的有效互动。

      凤庆县作为“世界滇红之乡”,茶文化资源丰富,在“中国滇红第一村”安石村,该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茶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中的清廉元素,通过墙绘、漫画、对联、廉石等形式在道路、休闲亭、茶园精心打造“茶廉”文化长廊、廉心亭、清风茶园等清廉文化阵地,打造“茶廉”文化特色品牌, 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让廉洁文化‘活’起来、‘潮’起来、‘传’起来,我们思考借力‘非遗’文化精粹,强化廉政教育。”市纪委监委重视将廉洁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打响“非遗+廉洁”牌。

      永德县深入挖掘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俐侎族传统服饰和芦笙歌舞等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廉洁因子,创作廉字画芦笙廉调等具有廉洁元素的各类文创产品,借力“非遗”传承,弘扬廉洁文化。镇康县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融入非遗文化“阿数瑟”,把“廉音”唱进民心,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自觉。目前,已将《八月·回信》《阿数瑟细说禁令和不准》《阿数瑟说家风》等12首优秀阿数瑟廉政调收集整理成册。

      作为“班洪抗英斗争”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沧源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提炼红色文化中的廉洁故事,打造“红廉”文化传习路线,组织拍摄“红廉”微电影、短视频,依托“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班洪抗英”纪念馆等阵地开展“红廉”教育,使“红廉”文化成为一张红色“名片”。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