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乡“书记项目”办实事解难题
刊发时间:2022-11-18
A3版
作者: 杨竹飞
本报讯 (通讯员 杨竹飞) “难点在哪里、书记就在哪里、‘书记项目’就在哪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在永胜村实施“书记示范项目”,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涉及农业、民生、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通过围绕“头等难事”选题立项,整合资源破解村级扶持项目少、项目落地难等问题,推动项目难点变亮点。
激发党建引领的“乘法”效应。通过书记带头抓、亲自抓,以“书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充分将党的组织优势、干部优势、人才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整合起来。永胜村党总支一心扑在发展上、多方奔走,寻人才、找项目,召集回乡规划干部36名,外出返乡人才56人,主动报名参与规划群众309人,群众自筹发展资金1417万元。通过党组织引领推动资源整合,有效激发了协同发力的“乘法”效应。
坚持规划先行的“除法”效应。结合“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巩固提升和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组建规划家乡编制组6个,一个规划组对接一个自然村,认真总结分析发展面临的困难结症,以“除法”效应在规划时提前对症下药,制定完善“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实现“摸清家底明优劣、召集干部筹资源、制度方案再完善、初步见效再巩固、创建示范带全面”良好局面,为“啃下”难点问题谋智、布局,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坚持绿色发展的“加法”效应。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依山就势做“加法”提升人居环境,打造以“乡风、乡愁、乡韵、乡情升华农村气息,还原自然味道”为理念的特色旅游景点。新建长600米,天然石材人行栈道、四座木架拱桥、刻立石碑5块、加固修建水泥路120米、修缮三面沟100米、宣传栏50米、河道治理300米,种植芭蕉树、藤蔓等。同时,修建叠水瀑布、观景台,新增花卉种植面积500平方米。“书记项目”项目建设为河边组交上了一份“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点赞认可”的人居环境提升“新答卷”。
激发基层治理的“减法”效应。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级网格体系,以减矛盾、减堵点、减痛点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通过大兴乡党委牵头抓总,村党总支统筹各下设党支部深挖基层治理难点痛点,研究制定解决方案,8个党小组的党员和村组干部根据“问题清单”进村入户抓整改、抓落实。群众的意见建议得到采纳,难点痛点得以解决,党群同心响应规划,涉及公益事业该让步就让步,公共活动积极参与,听号召、不计较、顾大局,推动永胜村的基层治理活起来、乡村振兴动起来。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