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厚植生态优势 奏响绿色华章

    ——临沧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殊荣的背后

    刊发时间:2022-11-21

    A1版

    作者:杨维

      1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对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命名授牌,临沧榜上有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让临沧在众多金字招牌中,又增加了一张“国字号”名片。

      国家级的金字招牌背后,是临沧锲而不舍,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临沧的生态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临沧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问题来抓,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市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加速推进生态示范创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临沧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县(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节能减排制度,构建“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投入督察机制完善”的工作格局,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确保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抓。

      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定期听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创建工作。

      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临沧市“生态美”建设实施方案》《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等重大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已经成为临沧的一张亮丽名片。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临沧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打造“三张牌”,努力把临沧建成全省重要绿色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国内知名康养胜地,让绿色成为临沧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最亮眼的“底色”。

      ——因地制宜做大“绿色能源牌”。积极开发风电、光伏项目等新能源,扎实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开发,稳步推进“临电外送”。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引进利用清洁电力的先进制造企业,抓好以锗、高岭土、硅藻土等优势矿产工业的供电,培育电力、燃气消纳新动能,促进能源就地消纳。

      ——就地取材做优“绿色食品牌”。围绕“糖、茶、果、蔬、畜”五大优势产业,盯紧“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目标,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园一主导”“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及全产业链聚集发展思路,着力实施提质增效、“吃干榨净”、技术攻关、智慧农业、市场拓展五大工程,抓有机、创品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加快构建绿色食品加工体系。

      ——全域旅游瞄准“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主动融入“8字型”大滇西旅游环线,构建“大健康+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小镇”链条,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促进健康消费。“一机游”临沧版块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2个4A级景区,“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乡村旅游品牌日益凸显。

      

    坚决守住绿水青山,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优美使人赏心悦目,生态环境良好可以加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市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临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强河湖岸线保护,补齐城镇“两污”短板,消灭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持续加强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一住两公”(住房、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用地)地块和优先管控地块环境管理,按期完成黄标车、老旧汽车和工业炉窑、燃煤锅炉淘汰工作。

      按照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的原则,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划,严守“三线一单”,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圆满完成,完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科学划分城镇控制边界;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刚性管控要求,强化空间“一张图”管控。

      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构,出台《临沧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4-2030)》和《临沧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4-2030)三年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新时代命题,围绕率先将临沧建成最美丽地方的目标任务,以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园区、美丽河湖、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以乡村振兴示范村、鲜花盛开的村庄、沿边小康村为依托,着力构建“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美丽临沧建设取得新突破。

      ……

      如今,极目临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着每一位临沧人。接下来,临沧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