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云县“链条式”推进党员教育培训

    刊发时间:2022-12-02

    A3版

    作者:张晓艳 杨李成 沈仕春

    搭平台    拓渠道    创新课

    云县“链条式”推进党员教育培训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晓艳    杨李成    沈仕春)    近年来,云县充分依托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扎实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通过搭平台、拓渠道、创新课,“链条式”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按照“五有”标准,即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整合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等现有资源,对党校办学所需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扎实推进党校主阵地建设,着力构建“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基层党校体系,让基层党校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有效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同时,构建以党校为主的教育培训主阵地,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结合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开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党员教育培训,帮助基层党员提升理论素养、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

      培训前,该县对培训地点、参训人员范围、参训人数、课程内容、师资等进行细化安排,确保培训扎实有序推进;“表格化”安排班级管理分工,将培训任务细化到人,采取支部联络员负责学习培训管理,并将“云岭先锋”扫码签到与纸质签到相结合,将每名党员学习时长准确记录在案,切实提高党员参学率、签到率,真正让培训班成为党员锻炼成长和能力提升的“孵化器”。在抓好专题学习的同时,组织党员分组开展学习研讨,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党员作用发挥为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学习心得开展深入讨论,通过“他山之石”的经验启示和“思维碰撞”的思想启迪,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微信群、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党员实际需求,将重点工作、必学理论与党员需求有机融合,“按需配菜”“营养搭配”,精准满足党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当前工作所需,设置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党纪法规、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绿美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现代化社会治理网格化、六大培训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廉政党课和典型教育片等课程,鼓励学员在培训中出规划、出实招,真正做到“精准滴灌”。在师资力量安排上,精选辖区理论功底深厚、基层经验丰富、群众方式多样的党员领导干部上台讲授。通过专业人员和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同台授课,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党员听得懂、坐得住、学有成。

      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育成效,深化“党校+基地”教学模式,全面盘活挖掘教育资源,打造文丰村三道桥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和团结村乡村振兴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将教学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菜单式”教学让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同时,该县还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能力水平,建立“线上”课堂,利用直播、录播、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实时发布党的创新理论、优质党课等内容;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党员结对模式,上门送学送课;针对普通党员,充分利用党员轮训、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日常教育培训。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