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双江:推广“烟后轮作”实现一地双收

    刊发时间:2023-01-10

    A2版

    作者:唐晓群 陈志强

      本报讯    (通讯 员   唐晓群   陈志强)   近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烟后轮作”模式大力推广“短平快”产业,让土地不闲置,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群众收入。

      在勐勐镇邦迈村南摆河组的长寿仁豌豆种植地块,整齐划一的烟杆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豌豆藤,密密麻麻的豌豆沉甸甸地挂在藤上,正在采摘的种植户刘焕英介绍,去年烤烟收入4万多元,烤烟采收完以后,为了不让土地闲置,来年好播种,就在烟地里种植蚕豆、豌豆和荞。

      去年,刘焕英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其他农户家里租赁了4亩田,扩大豌豆、蚕豆、荞的种植面积,种植规模达到了10多亩。“今年市场价格好,一年的毛收入应该有三四万元。”刘焕英高兴地说。

      邦迈村南摆河组的烟后轮作,充分利用烤烟地块剩余烟杆和肥力,既节本增效,还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我们南摆河组把烤烟收完以后,抢抓节令,种植荞麦、豌豆、蚕豆等作物,每户经济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南摆河组组长李福顺说。

      邦迈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主任李水发表示,邦迈村坚持产业先行,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发动老百姓进行烟后轮作,种植蚕豆、豌豆、荞麦等作物1800多亩,预计收入300多万元。

      近年来,勐勐镇不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结合各村实际和市场需求,在适宜区域通过烟后轮作的模式发展豌豆、蚕豆、荞、小麦等农作物,2022年,彝家村、章外村、细些村、邦迈村等山区村共种植5033.31亩。

      据了解,2022年,双江县烟后轮作豌豆、蚕豆、荞、小麦等农作物24419亩,预计产值达4000多万元。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