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房乡化组织优势为发展优势
刊发时间:2023-01-12
A3版
作者:吴泉 杨李成
本报讯 (通讯员 吴泉 杨李成) 近年来,云县茶房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 “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经济壮、农民富”的良好发展态势。
“党建+基层组织”,让战斗堡垒“强”起来。聚焦乡村振兴重点要求,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领头羊”工程。去年以来,通过开展系列培训、村“两委”换届“回头看”等活动,提升本领、晾晒成绩,切实提升新一届村级干部的履职能力。以推进“四定”工作法为着力点,用好用活乡村振兴“四张清单”,以“党建+四方主体+红色线路+乡村旅游”联动推进,确定“美味乡间新寨、村头茶乡乐园”的规划理念和“一园四区”的功能区块定位,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园、亲子游乐园、红色线路教育基地、庆典活动基地。
“党建+环境整治”,让人居环境“美”起来。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村面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坚持长效管理,促进形成人人参与“绿美茶乡”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绿美茶乡”文化生态的良好格局,实现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党建+产业振兴”,让农村经济“壮”起来。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深化村级集体经济“月调度”督促指导工作成效,综合分析各村集体经济现状,坚持“多条腿走路”,做到人、地、山、房、水等“五不空闲”,持续增加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如甸头山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部门+农户”的玫瑰产业发展“6+”模式,引进云南省巧手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食用玫瑰种植,为小山村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党建+人才培育”,让基层队伍“活”起来。大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杜绝违反程序和标准发展党员,确保党的基层细胞鲜活有力。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大力培育专业化、实用性人才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优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优化党委、总支、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5级联通到户的联动布局,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突出党组织和党员在“网”中的管理作用,建设“党员责任区”,按照“便管理、便组织、便服务”的原则,严格落实党员包片联户制度,做到每一户都有党员分包、每一项诉求都有党员解决,使资源配置更高效、基层服务更便捷、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基层基础更坚实,让每一名党员从“无职”变“有责”、从“无位”到“有为”,打造一支有情怀、有使命、有温度、有仁爱、有活力的基层队伍。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