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成功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
刊发时间:2023-01-17
A2版
作者:本报通讯员
筑牢底线 严控红线 示范引领
沧源成功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12月,获评水利部第五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
扎实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定出台《沧源佤族自治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沧源佤族自治县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分级开展节水型机构创建活动,将创建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压实责任,强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矛盾,形成了组织领导有力、创建目标清晰、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责任到人的创建工作机制。
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在“水总量控制”方面,严格按照上级用水总量控制方案,根据沧源水情实际,编制完成《沧源佤族自治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年度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的增减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强化用水计划管理,加大各取水户用水监督。
严控管网漏损,开展节水器具推广使用。加大老旧供水管网改造等水利工程投入力度,采用智能水表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生活用水器具销售场所检查,严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推广使用新型节水器具,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逐步提高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目前,公共场所和新建小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
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发挥节水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公共机构、企业等节水载体创建,引领全县节水行动。督促全县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采用节约用水技术、选用节水器具、建设节水设施。明确要求项目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将其列入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对创建的公共机构在节水方面有制度、有措施、有投入,健全用水计量体系,节水效果明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创建的企业大力推广节水型工艺和节水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提高水重复利用率。目前,全县有重点用水行业企业3个,建成县级节水型企业2个,建成率达66.7%;有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48个,建成节水型单位24个,建成率达50%;有统一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13个,建成县级节水型小区6个,建成率达46.15%。
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节水用水宣传活动,在国门小学举办节水知识主题班会,以“小手拉大手”方式,引导和带动家人朋友加入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行动中来。向社区居民发放节水宣传册,现场教学家庭生活节水小妙招,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爱水、亲水、惜水、护水的氛围。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