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点开花”
刊发时间:2023-01-18
A2版
作者:陈会平
盘活资产资源 多方合作共赢
耿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点开花”
本报讯 (通讯员 陈会平)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通过资金扶持、合作分红、资产盘活、土地流转等方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破壳壮大,2022年全县8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孟定镇尖山村把魔芋产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项目,通过整合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0万元、沪滇协作项目资金128万元,建设魔芋加工厂房。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将厂房以每年4万元租金租赁给魔芋加工企业,租金收入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使用。为确保沪滇协作项目保值增值,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尖山村魔芋产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魔芋种植示范基地为重点,引入有实力的临沧滇晟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服务公司,以“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运营,通过村企合作、保底收购、收购提成“三保险”示范推动运营,引导群众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魔芋产业,激活尖山村资源要素和魔芋产业潜力。2022年,尖山村共种植魔芋4000亩,产量2000余吨,产值700余万元。魔芋产业实现尖山村集体经济收入19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3万余元。
勐简乡大寨村通过走访群众,征求群众意见,将橡胶产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在村党总支的牵头下成立大寨村黄佤橡胶产销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发展模式,将全村148户脱贫户和橡胶种植农户吸纳入社,将村集体橡胶1650亩入股合作社经营,合作社每年除去胶厂生产加工费用、胶厂管理人员工资和购买肥料等必要支出外,剩余的利润按55%分红给村集体,45%分红给全体胶工,逐步实现“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稳定增收、群众持续收益”“三联动”村庄发展目标。2022年,大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以上。
勐撒镇琅琊村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尴尬局面。村“两委”把摸清村集体资产作为突破口,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荒地、房屋等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发现,出租多年的200余亩村集体茶园,由于管理不善,已荒废多年,资产效益较低。为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产,村“两委”终止了茶园出租,成立合作社,引进上海九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抱团发展模式,盘活200余亩荒废集体茶园。村集体以每年13万元租金将200余亩茶园租赁给上海九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推行“固定资产入股分红+服务管理提成+收益提成”增收模式,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15万元以上。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