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中药材让防疫有“良方”

    刊发时间:2023-02-07

    A1版

    作者: 李沁园 彭先文 王宏斌

      我市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实施“乙类乙管”,实行“五个依托”保健康、防重症,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药材让防疫有“良方”

      “大妈,今天感觉怎么样?这是今天的中药,你接着喝,对身体恢复有帮助。”踏着地上还未融化的白霜,临翔区博尚镇幕布村卫生室的村医杨翠兰来到洪凤兰家中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将煮好的中药送到她手中。

      现年87岁的洪凤兰患有高血压、支气管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基础疾病,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后,老人出现发烧、发寒、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让家人担心不已,每天都带她到村卫生室输液。

      西医对症治疗的同时,杨翠兰每天把煮好的中药给洪凤兰服用,10多天下来,洪凤兰的病情好转了不少。

      “吃了中药嗓子很舒服,呼吸也更顺畅,昨晚睡得很好。”拿着杨翠兰送来的中药方剂,洪凤兰不停感谢。

      疫情防控救治,中医药不能缺席。我市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发挥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救治特色优势,精准施策,多管齐下,提高临床疗效,推进构建中医药救治体系,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开出“良方”,取得“良效”。

      “感染高峰期那些天,卫生室每天接诊量达80人左右,这里条件有限,我就把中药带回家里煮。”每天早上到卫生室上班前,杨翠兰都会根据卫生院提供的药方和中药材为病人和其他村民熬制好中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发给他们服用。

      中西医结合的预防和诊疗,让幕布这个有着137位65岁以上老人(其中80岁以上17人)的行政村,在新冠病毒感染率达八九成的情况下,无一例重症。

      “现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预防、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我吃了几剂以后,病情缓解了不少。”在云县茂兰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医护人员忙着抓药、熬药、针灸,娴熟地为病人进行中医诊疗,对于这个“家门口”的中医馆,村民李老华赞不绝口。

     “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为群众防疫药方、发放中药预防汤剂。”云县茂兰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洋介绍,云县中医医院积极为群众提供“中药预防方”“连花清瘟方”及“新冠病毒感染退热方”等中药方剂,打通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最后一公里”。

      在国家“二十条”“新十条”出台后,我市及时组织专家编写了《临沧市新冠肺炎居家治疗中医干预指引》,倡导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家健康监测,积极推广使用本地中医药健康处方,针对不同群体推荐了预防食疗方、药物预防方、居家治疗方等17个方子,每个方子的中药材均可在当地购买或就地取材,为群众预防、治疗疫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去年12月份以来,我市使用中药开展预防和治疗超35万人次,60余万剂中药方剂在分层干预、降低转重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感染人数逐渐回落,“阳康”的市民越来越多。可很多市民虽然核酸检测呈阴性,但仍感觉身体不适,伴有咳嗽咳痰、咽喉干痒、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困扰。该怎样进行健康管理、如何尽快恢复状态,成为市民最关注的问题。

      “医生给我贴了中药磨粉穴位咳嗽贴,还发给‘阳康’后的中医保健知识宣传册。”临翔区玉龙花园小区住户杨永玲感染新冠病毒后一直咳嗽,一大早就来参加临翔区中医医院开展的义诊活动,医生结合舌象脉象开了健脾化湿、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剂回家服用。

      在新冠病毒感染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在参与患者救治和重点人群预防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我市根据不同毒株,组织中医专家论证,推出了“扶正清肺汤”“扶正抗奥毒方”系列组方,在境内、境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累计在境内、境外治疗6000多例,没有一例病例转成重症。目前,全市145例合并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均采用中医药辅助治疗,“一人一方”精准化治疗,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境内有药用植物1620种,中药材总储量为61.21万吨,其中野生药用植物主要品种储量约58.51万吨……临沧这座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之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开出整体调节、扶正祛邪、增强免疫等药方,让广大市民更加暖心、安心、放心。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