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温暖托起幸福“夕阳红”
——我市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已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以“体贴度”“勤恳度”提升老年人“满意度”,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政策引领,养老服务有保障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抓好养老工作政策落实的同时,用心用情制定政策,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制定出台《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2017年以来,临沧市民政局与卫健、 消防、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每年联合制定《关于做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这些都为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市、县(区)人民政府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市委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9-2022年)》,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对专项整治行动及养老院服务提升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强化政策宣传,进村入户宣传惠民政策,组织县(区)养老机构在敬老节期间开展养老政策宣传,部分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义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养老服务政策深入人心。
特色养老,让老年人幸福享老
来到临翔区玉龙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还未进门,老有所乐的幸福感扑面而来——老年人们有的在打牌、练字、下棋,有的三五成群闲聊着。
正在与老友唠家常的李大妈告诉记者,社区还会定期不定期组织舞蹈、乐器等培训,“我们的晚年生活很是丰富多彩!”
临翔区玉龙社区,是我市第一个保障性住房小区,老年人也成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26人。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该社区于2021年建成集老年活动中心、康养中心、旅居示范点和助餐服务四个服务功能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该社区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赋能养老服务,采集社区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利用智慧服务平台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包括呼叫签约医生上门就医、呼叫服务人员送物送餐、陪聊陪走、洗衣做饭等服务。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佩戴手环等功能,准确掌握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和活动范围,老人外出12小时未归时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工作人员知悉后及时跟踪服务。同时,通过“慧民居”小程序,搭建与老年人交流互通平台,通过平台的心愿树、公益墙和互助论坛等功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所需服务和帮助。
开放市场,养老服务多元化
大力推行公建民营、民办运营综合改革,开展多层次为老服务。
市老年护理院采用PPP模式建设,委托临沧百托养老有限公司经营,目前即将投入运营。将临翔区社会福利院等4个城市福利机构、8个敬老院和8个居家养老中心纳入社会化改革试点。对临沧市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院、凤庆县勐佑镇、洛党镇敬老院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社会福利院实施公建民营。临翔区夕阳红托养中心、云县漫湾回营新村开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凤庆县东城社区、临翔区华旭社区、锦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嵌入式”为老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服务,除特困老年人外,向高龄失能半失能失智刚需老年人全面开放资源,有偿社会化提供集中照护服务。推动养老服务模式从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民生服务转变;服务形式从机构集中照料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化发展转变;发展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转变。
医养结合,实现资源有序共享
我市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
支持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在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医养协议等多种形式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提升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前,我市已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的原则,全部与医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畅通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缓解老年医疗护理供需矛盾。
市社会福利院率先探索开展“公建民营”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改革试点,在福利院内设立二级老年病专科医院,完善设备设施,实现医、养、护一体化综合管理。
临沧市人民医院充分利用公立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设立“老年护养中心”,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开展集中照料和治疗、护理服务,为许多家庭减轻了负担。这也是我市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成果之一。
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设施)241个,总床位1136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35张。其中,城市公办养老院16个,床位3160张;市医院养护中心1个,床位100张;农村敬老院75个,床位6482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农村互助养老站149个,床位1620张。投入使用养老机构47个,从业人员307人(其中,护理人员230人),床位332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