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手札流韵  文士风流

    ——读《方树梅藏民国文士手札集》

    刊发时间:2022-07-10

    A3版

    作者:何松

      01.jpg

           赵天华先生编著的《方树梅藏民国文士手札集》一书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整理收录了民国年间云南文化大家方树梅所收藏的160余位民国文士的手札、题签等500余件文献,其中许多书信都是首度公开发表。
      手札,就是古人的书信,也叫书札、尺牍、信札等,由于书写者多是文人名士,所以也被泛称为文人手札、文人尺牍。《方树梅藏民国文士手札集》收录了民国文化大家马一浮、李根源、袁嘉谷、顾颉刚、刘文典、姜亮夫、楚图南等手札,因而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文学性和书法观赏性。本书的出版,对研究近代史,特别是云南近代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民间的、有温度的独特视角。
      方树梅(1881-1967年),字臞仙,号师斋、雪禅、滇癖、梅居士、盘龙山人、红豆老人等,云南晋宁人。曾在民国时期的《云南日报》、云南丛书、云南通志馆等任职,并担任云南大学教授、云南文史馆馆员等。方树梅晋宁家中有“学山楼”,藏书3万余卷,先生尤其对云南地方文献和图书的收藏,作出重要贡献。方树梅晚年把收藏的一批手札进行了装裱整理,并在封面题签、钤印,精心藏护,如在北游搜访云南文献时,师友所赠诗的册页封面题:“余北游搜访云南文献,陈虚斋(陈荣昌)、周惺庵(周钟岳)、袁树圃(袁嘉谷)……诸贤诗附于后。”并在文字后加盖“方臞仙”印章,封面左下角写“拾伍”,为册页编号。在方树梅整理的基础上,为便于研究,赵天华先生在编著《方树梅藏民国文士手札集》时,按册以英文字母编号,加以分类整理,将全书分为四部分:一是省内外文士致方树梅手札原件册页;二是方树梅收藏的清代先贤手札、书法原件册页;三是方树梅收藏的石刻原拓册页;四是各类抄本等。
      这本书的出版极具文献和史料价值。信札有其唯一性,一般只针对收信者个人,因而说的是实话,信札也就更能显露出写信人的真情实感,所记录的细节也更接近历史的真相,远比读回忆录和自传靠谱,因而从来都被当作信史,成为史家采信的第一手资料,可作研究相关史事的重要史料引证。如本书所收“抗日县长”张问德1945年3月1日寄寓大理时给方树梅信中所写:“弟于城克后,因两足浮肿,毅然辞去职……家室全毁,无可归宿,仍携眷流寓苍洱,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而已。”便有历史的细节,可视为一个时代的信史。由于这本书所具有的文献、史料价值,可视为我们今天研究民国年间云南的第一手资料。
      这本书的出版还具有独特的书法和艺术价值。书中所收作者如周钟岳、陈荣昌、赵藩、袁嘉谷、楚图南、马一浮等都是民国年间的书法大家,他们的书信完全是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书写的,流露的是真性情,因而心境与笔意浑然一体,故方尺之间多有佳作。这些字或行或草,或疏或密,或金石气,或书卷气,或行云流水洒脱舒放,或沉着有力朴茂饱满,皆意随笔到,神采飞扬,给人神清气爽之美感。
      这些手札的美,不仅在书法上,还在文辞和手札所独具的人情美上。旧时手札,起笔、收束、称谓,都有一套表述词语和格式,而邀约、请托、求教、庆贺、慰问、述况、荐举、劝勉等内容,也都有谦雅的语汇,在这些词语格式背后,其实就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礼仪。
      手札之美,不仅在书法、文辞和人情上,还在笺纸上,正如《近代名人手札精选》所论:“名家所写书牍,笺纸精良,书法洒脱,文字隽永,实在融合了文学、书法、绘画、制纸、印刷等多项艺术。”书中影印手札各笺纸都很有特色,极具民国范的美感。
      方树梅是民国年间云南的文化大家,尤其热衷云南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研究,他对地方文献的热爱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人格使然。如他在《北游搜访文献日记》中所写:“旧邦已逝,故土日非,却只要心存一些的文献信念,则无论时事消息如何难看,满眼山河将重又显露生机。”
      这本书的编著者云州伯杰赵天华,祖上由南京柳树湾来,落籍云县晓街400余年,因先辈做过赋税官员,自己也从事税务工作,业余时间便潜心于各类税票、文献的收集与研究。2012年,因机缘,经昆明友人转让得方树梅旧藏,并视为珍藏,后经十年披阅整理,2022年初《方树梅藏民国文士手札集》一书方得出版面世,体现出了编著者“藏品只有读懂,才是真正拥有”的诚意。
      《方树梅藏民国文士手札集》一书的出版有着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这些手札文献,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文士们的思想和生活,感触到在那个动荡年代的文人们对传统文化文脉的坚守与传承。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