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乡村蛙鸣

    刊发时间:2022-07-10

    A3版

    作者:杨国祥

      故乡是乡村,工作也在他乡的乡村。流年似水,离开故乡许多年了,改了容颜,老了岁月,但乡村的蛙鸣永不衰竭,年年唱响,依旧是那样的崭新如初,富有激情和力量,那一阵阵蛙鸣就是我心目中的乡村。
      工作了多久,就离乡有多久。岁月的尘埃悄悄把故乡与他乡的界线覆盖,他乡变故乡,故乡似他乡。故乡在变,他乡也在变。乡村的风貌变了,乡村许多的人与事也变了,不变的只有那山、那水、那情,还有那熟悉的蛙鸣。
      眼前的乡村很优美,这里的一草一木,乡村的人和事,充斥着驻村的日常工作。在挨近山顶的一片树林边就是村寨,林中有一条小涧,涧水从村子中央纵穿而下;林下是一片沼泽地,散落着若干大小不等的小水塘、小水洼。村委会就在靠近树林的村头,是一个夏日里聆听蛙声的好地方。尤其在寂静的夜,林中的蛙声时刻回响在耳边,蛙鸣有急有缓、时深时浅,唱出了我的一缕缕乡愁,抑或是对所有乡村的眷恋。
      儿时的乡村很净美,老屋后有一片池塘,每当夏天来临,蛙声四起打破了夜的静谧。坐在老树下乘凉,听老人讲故事,邻里乡亲聚在一起,拉家常闲聊,边听蛙声边嗑瓜子、喝茶水,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那景那情温暖惬意;蛙声极富节奏和韵律,如诗如歌,悦耳感人。小池塘里的蛙鸣就像一首交响曲,那么清脆,那么激烈,让人沉醉。每天晚上枕着蛙鸣入睡,没觉得吵闹,倒好像是催眠曲,忘掉一天的疲惫和烦恼,很快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乡村的青蛙种类很多,有黑斑蛙、牛蛙、泽蛙、雨蛙、林蛙、金线蛙、花背蟾蜍、黑蟾蜍等,颜色与花纹各不同,生活习性有差异,叫声也因性别和种类的不同而各式各样。蛙类是自然的精灵,这些小东西每当听到脚步或看到灯光,叫声马上戛然而止,非常整齐默契。
      印象中,乡村的蛙声叫得最欢的时候是下雨前闷热的午日或午夜,尤其雨后的黄昏,小雨初停便有蛙声响起。先是一声独唱,虽不嘹亮,但低沉清脆,像夏夜的星星,一闪一闪,瞬间点燃了一片蛙声,成千上万只青蛙唱成一片,此起彼伏,相互交融。夏天的雨说停就停、说下就下,忽急忽缓,伴着点,这时的蛙声简直就是一条潺潺溪流,自然地宣泄流淌出来,奏出了天籁般的声响,大自然最美妙的乐章。
      蛙类是乡村的精灵,是夏夜的“歌手”,不倦地伴唱着夏日的精彩,蛙鸣点燃了夏夜的激情,蛙声中,庄稼拔节徒长,瓜果孕育香甜,是丰收的序曲。乡村的蛙声是心灵深处最美的乡音,像一首旋律优美的摇篮曲,拨动了我心中的乡情,乡村满田的蛙声丰厚了夏夜的乡村,蛙声沾染了泥土的气息,格外清朗。蛙鼓其实是乡村勃然的心跳。在异乡聆听蛙鸣,就像听到久违的乡音,一种莫名的兴奋从心底油然而生。
      驻村工作偶尔有空闲,闲来无事的傍晚,漫步乡村的田野和池塘边,此起彼伏的蛙声,让我联想起辛弃疾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浪接着一浪的蛙鸣,声声入耳,沁人脾肺。悦耳的蛙鸣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宝藏,是乡村独有的音乐,是一首恬静而和谐的乡村情歌,就像乡村的炊烟连绵不断,萦绕在我的心头。
      不久,我将退休养老,生活的扁担挑着乡村和城市两桶水,城里的日子乡下的家,乡村的生活城里的家,始终是一个无法圆满的梦。乡村的蛙鸣就是离乡游子思念的乡音,乡村的蛙鸣,就是游子心底最动听的乡愁。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