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德:躬耕三十载 一心为民践初心
杨玮韦
刊发时间:2022-07-14
A1版
作者:
从22岁退伍回乡时的热血青年,到如今的年近花甲,张正德在担任云县晓街乡老许村村干部的31个春秋里,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他所挚爱的这片土地上。
“要致富,先修路。”刚回村时,看着家乡泥泞的道路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张正德下定决心,要带领乡亲们把家乡建设好、把生产发展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张正德多方奔走,一户户上门做工作……村民家家户户投工投劳把路修通了,老许村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大的市场,产业有了起色,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2007年,张正德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搬迁村委会。
“只要这事对村上发展有利,就一定要干成!”抱着这个信念,张正德跑遍了市、县相关部门。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筹集到60万元资金,把村委会驻地搬到了交通便利的公路边。
“水、电、路、网修通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户开始发展生猪、土鸡、肉牛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30%以上。”村民富了,张正德笑了。
越是面对艰难,越要迎难而上。这是张正德作为退伍军人的本色,也是他作为党员的责任担当。
20年前的四十八道河,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2002年开始,张正德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苗木,号召村民们一起植树,开始了老许村退耕还林的生态发展之路。
如今,昔日的流沙荒山已变为4000亩绿意盎然的林海。
“抓班子带队伍,培养致富带头人,老许村的党员从35名发展到122名。”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张正德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他带领村“两委”及27位村民小组长苦干实干巧干,发动村民种植泡核桃、茶叶、香蕉等。如今,万亩核桃林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全村建成1500亩茶园,建有3个茶叶初制所,每年生产毛茶50吨以上,加上烤烟和香蕉等短平快产业,全村致富步伐不断加快,老许村也先后获评省、市级文明村。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张正德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农村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扶贫优秀村干部”称号。一大摞的荣誉证书,记载着张正德为民服务的岁月印记,也见证了老许村一个又一个辉煌。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