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千福村:互帮互助 携手致富

    刊发时间:2022-07-16

    A1版

    作者:王明世 李华秋 鲁光学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千福村是一个由汉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党的十八大以来,千福村党总支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从产业发展、为民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眼下随着生猪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户毕文杰心中乐开了花,预计今年他家的生猪养殖收入可突破20万元。
      两年前,有着一定养殖经验的毕文杰,在千福村党员发展产业无息贷款政策的帮扶下,开始发展规范化生猪养殖。通过不断发展壮大,毕文杰的养殖场已经扩大到600多平方米,生猪存栏100多头。
      “产业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经济基础。”千福村党总支书记杨光荣介绍,该村围绕“领头雁”培养工程,按照“政策帮扶+技术培训”的方式,整合组织部门产业发展资金和农村信用贷款等惠农政策,为懂技术、积极性高、有发展条件、缺少资金的党员提供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贴息贷款和免费技术培训,让一部分党员先发展起来,毕文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目前,全村已培养“能人党员”示范户10余户。全村致富带头人逐年增多,涵盖养殖业、种植业和农家乐等行业。
      在产业发展中,千福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成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300亩土地,实现土地租赁收入50余万元。
      “这种方式很划算。加入合作社让我们在获得土地流转、家门口就业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土地入股分红。”村民杨光会将自家的4亩地按照每亩1200元的租赁费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里打工。
      杨光荣说:“今年,全村群众在合作社就业和土地入股的收入可达60万元,合作社将创收8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
      “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千福村形成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齐头并进抓产业的良好局面。目前,全村发展甘蔗1300亩、坚果950亩、沃柑300余亩,发展生猪养殖480户生猪存栏达2000余头,种植姬松茸大棚3个,2021年,千福村实现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
      “随着收入增加,各族群众的情感交融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关键。”杨光荣说,按照“党员+群众代表”的模式,千福村组建以村党总支为引领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先锋队,开展党的理论、政策、法律等知识宣讲,同时按照“群众需要我做什么,我就为群众做什么”的要求,开出为民服务清单。在先锋队引领下,全村成立了10余个生产生活互助组,形成了发展共同谋、生产共同抓、困难共同担的互帮互助新风尚。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