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的自我表达
刊发时间:2022-07-24
A3版
作者: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老人一头花白的头发,但双眼却炯炯有神,说话的声音中气十足,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他有一份非常辉煌的履历:52年的中缅边界界务员,33年的马落一组村民小组长。1998年12月被评为云南省优秀界务员;2010年被武警云南边防总队评为边境联防先进个人;2019年12月被评为临沧市“感动临沧”人物;2020年1月被评为“云南好人”;2021年7月被评为临沧市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白岩村马落的周国文。在他辉煌人生和荣誉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我们听他慢慢道来。
1
马落村是一寨两国,为了区别,我们称缅甸那一边为外马落,同喝一井水,同走一条路。马落,其实就是古代茶马古道从这里经过,因为翻山越岭,到这里已经人困马乏,必须要安营扎寨,寨名因马帮落脚的地方而得。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我才成为一名中缅边界的界务员。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0年9月5日,那时我16岁,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特别对于生活在这大山深处的人来说,几乎只知道自己的足迹能印到的地方,对国家的概念并不特别清晰。有一天,一个身着中山装的干部来到马落,他沿着寨子中间的国界线走了一遍,最后回到寨子通道的中缅边界S150号界桩附桩前,久久思索着。当时,我从玉柱山那边挑柴归来,刚好也从中缅边界S150号界桩附桩前路过。那个干部喊住我,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回答他,我叫周国文。他像庄稼人挑选耕牛一般,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我当时还在想,如果挑选耕牛的话,他应该掰开我的嘴,看看牙口好不好。当然,那只是在心里想。他问我,知道什么是国界吗?我一个抬头只看到一洞天的山里孩子,每天面对大山,面对家里的锅碗瓢盆,哪里会考虑国家的大事。我摇摇头。他说,界桩就是两个国家分界线的标志,比如我们眼前这个界桩这一面是中国,界桩那一面就是缅甸,这里就是中国和缅甸的分界线。在这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知道马落是一个寨子,居住在寨子里的都是邻居亲戚,谁也不会更多考虑这个寨子是两个国家。
那个干部说,马落是一寨两国,这里自古就是一个重要通道,得有一名界务员管理边界,我看你可以胜任的,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中缅边界S149号界桩到中缅边界S151号界桩间边界的界务员了,界务员就是要守护好我们的国土,每星期至少要巡一次边界线,不能让人破坏界桩,也不能让人偷渡,检查边民出入合法证件。我就这样走上了界务员的岗位,没想到一干就是52年。
虽然不是很清楚界务员的真正职责,但是,我记住了干部说的话,必须保证边界的安全,守护好自己的国土,也就是从他叮嘱的话语里,我明白自己肩上所扛着的责任和使命。
回到家里,我把干部让我做界务员的事和父母说,我父亲当年就是赶着马帮给定界线的人驮水和用具的,他当然比我和母亲更清楚国家的概念。他说,我虽然不是很懂界务员干的事,但是国家需要你,你就得好好做事。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明白,自己不再是马落寨子的普通百姓,而是中缅边境上一名光荣的界务员。每天早晨起来,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巡边,要从中缅边界S149号界桩巡逻到中缅边界S151号界桩,有人嘲笑我,说我还真把自己当成吃公家饭的干部了。我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我虽然不是干部,但我是中缅边界的界务员,我的职责就是替国家管好边界事务”。他们不爱听我说这话,还讥讽我是拿鸡毛当令箭,界务员还不就是农民,又领不到工资。那个时候,对刚刚当上界务员的我来说,边界线就是生命线,领不领工资并不重要。
除了那个干部简单的交代之外,谁也没有告诉我,怎样当好一名界务员,但我明白,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从第一次巡界开始,我身上就有两样东西——腰间的砍刀和肩上的锄头。
第一次辨认边界线,虽然只有12.8公里,我却花了整整半个月。边界线经过的地方都是山高谷深、荆棘丛生,很多地方是野兽藏身之地。我从中缅边界S149号界桩开始,沿边界线一刀一刀地砍荆棘杂木,一锄一锄地铲除杂草。有一天,我起得很早,要尽快完成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边界线除草工作。黎明之前,寨子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我已经来到中缅边界S151号界桩旁,这里生长着很多黄泡刺,砍起来很费劲。但是,对于从小就在山上干活刨食的我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可是,当我准备开工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闪出几束绿色的光,我意识到自己遇到狼群了。虽然我手里握着刀,但狼群如果向我发起攻击,我很快会成为它们嘴边的一块肉。我慢慢退到一个大石头背后,屏住呼吸,身上是河流般的冷汗。我也知道狼群的特性,太阳出来后,它们就会回到森林深处。那时,我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天亮。等待的过程太漫长,终于东方天际有了一丝光亮,领头的狼长长地吼叫一声,往森林深处去了。
我这才舒出一口气。后来我在和别人说到遇上狼群的时候,还和他们开玩笑:“我是好心人,野兽不会动好心人的。”但是,当时真的把我吓坏了,很久之后心里还一直感到后怕。
当我站在山顶上,回头看自己清理出来的边界线,内心感到无比骄傲。有人说,我清理过的边界线比我的脸还干净。这话一点都不假,因为我每天起早,为了巡查边界,有时候真会忘记了洗脸。
2
我深深地认识到,界桩是代表国家尊严的,保护好界桩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我有自己多年来保护界桩的习惯,不让界桩身上有一点污渍,几个月我就要给它穿一次新装,每次都先用水小心翼翼地把界桩擦洗干净,再把界桩上的字重新描一次,让界桩永久保持醒目。
有一天早晨,我挑着水和油漆来到中缅边界S150号界桩,准备给界桩穿新装。可是,当我放下担子的时候,发现界桩附近的地上有许多碎玻璃片,是打碎的酒瓶,还有许多塑料垃圾,再往上一看,界桩上有被酒瓶砸过的痕迹。我在心里狠狠地说,连界桩都敢动,这还得了。
(未完待续)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