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共享驻村工作生活的别样快乐

    刊发时间:2022-07-25

    A2版

    作者:周蕊

            “我们10 个驻村队员建了一个群,叫‘开心快乐工作群’。大家在群里谈工作、说体会,村事、家事、天下事无所不谈。就像佤族百姓家的火塘,聚拢人心,快乐开心。”说起驻村的工作、生活,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驻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振兴乡村工作队总队长李剑向笔者特别介绍道。说完,他打开手机,找到这个群,给笔者看了一些聊天内容。其实他们聊的多是如何开展工作、怎样加快振兴步伐,在笔者看来,都是对各自工作的用心。
              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呢?这要从头说起。2021 年 5 月 18日,这 10 位在大学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被选派到勐来乡的拱弄、班列、曼来、勐来 4 个佤族寨村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他们中有刚参加工作的,有克服了各种家庭困难的,有放下手中科研课题的。告别驾轻就熟的工作,肩负起乡村振兴的使命,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尽快适应,快速进入状态?“因为每个村之间距离较远,平时见一次面不容易。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就成了我们建这个群的初衷。”李剑说:“学有所得,大家开心。解决了一个问题,大家快乐。所以,我们就取了这个名。”
              “开车不入户,入户不开车。”已经成为班列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土森心中一个不变的信条。自从驻村开始,特别是看了群里同事驻村的体会,为此每一次走村入户,他都是用脚步来拉近与村民的距离,真切了解村落情况,迈开乡村振兴的步伐。
              李玥琼,两个驻村女队员之一,沧源是她的老家,父辈长期在县里工作。她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各方面资源发展驻村产业,有了一定成效。但作为有家有室的女队员,每天走村入户,在大山之间奔走有一份特别的不易,就是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她在群里给有家有室的同事们谈自己处理工作与家庭关系的体会,家里有老人需要照看、还要管上学孩子的学业,她柔肩挑重担,还给有家有室的同事们介绍自己的心得,为这个群增添几分温馨。
              “乡村振兴,久久为功。解决内生动力问题,让村民走向致富,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李剑说。在驻村队员心中,李剑就是一个好大哥,他不但统筹能力强,而且不管是对驻村队员还是村民都以真心换真心,在群里和大家坦诚交换工作方法。
              上千公里“铜墙铁壁”的边境线上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日复一日穿行在“强边固防”的战场上,领队的叫孔镭。这位文学功底深厚的队员,平时还会写诗作赋、刻印章,时常将作品在群里“亮相”,与大家分享愉悦。他说:“发挥我们各自的特长,驻村工作就多了一份开心。”
              走进队员刘振博的房间,台式电脑前罗列着厚厚的乡村资料,还有半袋未吃完的挂面,这个刚驻村一个月的西北小伙,慢慢地融入了勐来,融入了乡村振兴工作,他在群里表达自己的感想:“以苦为乐,是我们乡村振兴驻村生活的别样快乐。
              不同的个人,同样的信念,追梦同一个目标:不负使命,快乐与乡村振兴同行。正是这样,“开心快乐工作群”人员在融入佤寨生活、融进村民情感中越来越开心、快乐。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