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

    刊发时间:2022-09-08

    A3版

    作者:

    001.jpg

            日前,浙江绍兴越城区塔山街道组织开展丰富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充实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者与小学生一起阅读书籍。


      近年来,江西芦溪县广泛收集整理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红色资源排查、登记等工作,让党的历史“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身边的红色史料中切实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当地对所排查文物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较为完整的数据库,为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提供基础依据,稳步建立健全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制度机制。“现在党和政府对革命文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很多红色景点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吸引年轻人学习参观。”芦溪县芦溪镇东阳村村民吴双柔说。

      此外,芦溪县深入挖掘、活化利用,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旅游业态,丰富旅游产品,努力探索“旅游+红色文化”等发展模式。“我们非常重视红色文化保护和红色基因传承,通过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加大投入改扩建和深入挖掘利用等举措,将红色景点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芦溪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彭友元介绍。

      芦溪县的探索实践是近年来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等4部门公布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全国1433个县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延安革命旧址群等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各级革命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改善。

      我国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计3.6万余处,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总数超过100万件(套)。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文物部门以及革命主题博物馆、纪念馆积极作为,使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状况得到大幅改善,同时各展其长,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和主题活动、创作广受群众欢迎的各类文艺作品和出版物、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和相关文旅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革命文化传播等方式,有力提升了革命文物资源及其所承载的革命文化的影响力。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