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临翔区创新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刊发时间:2022-09-23

    A1版

    作者:杨朝龙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朝龙)    临翔区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增强村级保障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把项目带动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措施,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通过村村“抱团”、村企合作、村社融合等不同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86个,覆盖全区89个行政村,累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500余万元。

      按照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探索不同组织形式和商业运营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向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激活村级“三资”造血功能。凤翔街道中山村通过探索“村集体+旅游”模式,将竹编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着力打造品竹宴、听竹乐、住竹楼、行竹林、游竹景、购竹品、学竹编的竹文化综合体验旅游目的地,带动群众直接增收268.86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8.34万元。

      及时梳理预计收入情况,一项一项列出收入来源,确保底数清楚。同时,坚持每日收集入账情况,并及时通报入账情况,进一步增强入账工作的紧迫感,有效促进资金到位。截至目前,全区89个行政村入账均达5万元,入账率达80.72%。其中,有34个村入账率达100%。

      强化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坚持村级党组织主体地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准确掌握工程真实情况。强化建后监管,区级严格按照标准开展项目验收,确保项目建设到位;及时开展项目审计,督促及时移交固定资产、健全完善项目使用管理制度等,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项目发挥效益。

      按照效益优先、科学合理、透明公正、正向激励的原则,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服务与发展并行,实行一年一分配,明确村集体经济可用于扩大再生产、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补充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组干部绩效奖励4个方面,规定相应的分配程序,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效益。2021年,全区共有13个村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发放村组干部绩效补贴,共发放补贴49.81万元。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