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开展志愿服务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刊发时间:2022-09-26

    A3版

    作者:赵诚明

      近年来,志愿服务已成为各基层党支部服务联系群众的一种方式。各支部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轰轰烈烈,形式多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社会反应热烈,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既有表扬的也有质疑的。志愿服务本来是做好事,为什么还会引起一些群众的质疑甚至是不满呢,大致原因是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存在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嫌疑,实际效果差,没有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活动导向。服务是一种双向选择社会活动,只有达成一方需要服务、一方愿意接受服务的共识时,服务活动才具备启动的先决条件,否则服务不成立。党员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形式,应具备具体服务的基本属性时才可称之为志愿服务,否则它只能叫作履行自身工作职责。有些支部开展志愿服务并不以群众需不需求、愿不愿意为服务前提,而是以自身方不方便做、容不容易完成去设计和安排志愿服务活动,与群众最直接、最实现、最急迫的利益问题沾不上边,才会导致群众不认可,甚至不高兴。因此,我们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应注重倾听群众意见,瞄准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群众派单、党组织接单、党员干部下单,多做雪中送炭之好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使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

      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活动成效检验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符合我党的宗旨,符合“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也符合“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常理。开展志愿服务不应该形式上轰轰烈烈,举旗亮牌,而工作上不下真功夫,不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不仅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誉,还会被老百姓贴上“作秀”的标签,引起群众的反感。要以问题为导向,追求实效为目的,真心实意并尽心尽力地开展服务活动,以服务者的姿态和标准服务好群众,才能赢得尊重和喝彩。

      坚持以带动群众广泛参与为活动目的。志愿者活动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志愿服务是提升城市形象、助力“双创”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几年,志愿服务活动大多以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为活动主体,以挂钩联系的责任网格为活动区域,以本单位职责相关工作为抓手来开展。多数是上级有要求下面才有行动,主动成分较多,志愿比重较少。同时,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较少,没有形成全社会人人志愿服务、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而是干部“干”、群众“望”,摆出“事不关己看热闹”的样子。开展志愿服务既是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一种善举,更应该成为你帮我、我帮你,人人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风尚,而不是成为少数人的责任。因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充分宣传动员有能力、有觉悟的群众参与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让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和宣传员。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