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7月13日 星期日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临沧要闻 > 云县光伏产业为群众带来“阳光红利”
云县光伏产业为群众带来“阳光红利”
发布时间:2025-06-13 09:29 新闻来源: 云南网  浏览量:2978

近日,走进云县爱华镇老虎箐光伏项目点,一块块、一排排亮晶晶的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工人们穿梭其间,或查看药材生长情况,或进行除草、施肥等管护工作,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源源不断地为群众带来“阳光红利”,实现一地“四笔收入”。

360截图20250613093220948.jpg

光伏产业带来的第一笔收入是土地租赁收益。华能澜沧江新能源公司与当地农户达成合作,以每亩每年848元的租金租赁土地,租期26年。项目建设周期内,农户每亩收入可达2万余元,项目整体总收入达308万元。稳定的土地租金,让村民拥有了一份长期且有保障的收益。

360截图20250613093242982.jpg

就业增收则是第二笔重要收入。永胜村以党建为引领,组织60名村民参与光伏项目建设与日常管护,累计实现务工收入36万元。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光伏+中药材”示范基地,每年还吸纳20名周边农户就近务工,带动增收超80万元。“每天能照顾一家老小,还能挣100多块钱!”村民祁文华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务工者的心声。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360截图20250613093251093.jpg

土地资源的二次盘活创造了第三笔收入。永胜村经济联合社创新思路,将100亩土地以每亩每年100元的保底收益入股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种植蔓荆子、金银花等特色药材。通过这种方式,每年为村级集体带来1万元固定分红,让“沉睡资源”变身“增收资产”。

第四笔收入来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永胜村将5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注入特色种植项目,按7%比例分红,每年实现收益3.5万元。这笔收入被用于乡村道路修缮、文化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为乡村振兴筑牢物质基础。

360截图20250613093300822.jpg

这一地“四笔收入”得益于永胜村积极探索的“党建+光伏+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聚焦“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产业循环发展思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永胜村党总支副书记魏正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挖掘光伏产业潜力,增加产业附加值,让“光伏+”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让“阳光收入”持续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云南网记者 赵芸瑞  通讯员 杨永波 左金华 李正梅


相关阅读
徐贤在灌区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强调 全力打造经得起检验 让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民心工程 德政工程 发展工程
临沧:“六种模式”做优林下经济
赤子之心永不老!离退休干部登台献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6万亩的茶海秘境,你去过了吗?
63亿从何而来?临沧给出6种林下解析
还有“奶爸”哄孩子画面!汛后云州依然暖
 
图片导读
 
沧源:班洪乡多举措推进新时代...
 
【兴滇润边】临翔:文化惠民润...
 
永德县:4.48万亩沃野披“绿装...
 
耿马:“专家团队+科技服务队...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扫码加入“智慧熊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