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新闻网
2025年07月13日 星期日
投稿:lincangxww@126.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美丽中国     绿美云南     醉美临沧
您好:您的位置是 > 临沧要闻 > 临沧: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临沧: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13 10:24 新闻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量:665

临沧走好“四步棋”,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1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11个获批城市之一。

启动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临沧市紧扣“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主题,聚焦科技内生力、创新力、支撑力、引领力“四力”提升,走好育主体、引人才、建平台、作示范“四步棋”,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领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育主体——

  激发科技内生力

在耿马产业园区,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成功将蔗渣转化为代塑产品,蔗渣生产的可降解餐饮具产品远销国外。公司董事长童钧介绍:“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支持下,我们突破了蔗渣改性可降解新材料关键技术,于2023年获得高企认定,目前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项,生产的代塑产品有130余种,2024年海外出口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重点龙头企业培育机制,深入实施科技企业“三倍增”行动,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开展服务。通过重点扶持蔗糖、茶叶、中药材、新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效率,延伸产业链,引入生物科技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全市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636户。

我市各地还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批批新农人崛起,轨道“小火车”穿梭于蔬菜基地,无人机吊运香蕉、茶叶跨越山岭,智能飞防作业覆盖万亩蔗园和坚果园,科技感十足。

  引人才——

  提升科技创新力

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临沧突出“临沧需求”人才导向,深入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兴临人才支持计划”,积极构建“科技入滇”进临沧合作机制,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引进和培养出一批助推产业技术突破、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科技人才团队。

目前,全市累计入选省级“两类人才”19名、省级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新时代“银龄科技专家”3人。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1999名、科技副总11名、省级科技特派团8个、科技特派队9支。培育市级科技领军人才2人、青年科技人才8人、其他科技创新人才64人,培育科技创新攻关团队16个。

依托院士专家团队和省级科技专家,整合2464名科技人员,构建“院士专家团队+省级科技专家+市县科技服务队+乡土人才”特色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在临沧坚果、茶叶、咖啡、中药材、甘蔗等重点高原特色产业领域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应用。

  建平台——

  强化科技支撑力

有了人才,临沧把着力点放在平台搭建上,以平台建设激发人才活力。

临沧围绕重点特色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建立连接省内外技术、人才(团队)高效配置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3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建成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32个、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各类创新平台43个。通过建强创新平台,提高合作交流实效,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茶树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以来,团队深入地方茶企和茶区调研茶树栽培和加工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收集保存茶树资源600余份,筛选优异资源10余份,繁育无性系14个,申报科研课题10余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艳红说。

  作示范——

  提高科技引领力

临沧依托中国工程院邓秀新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专家团队力量,采取“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积极探索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运行机制和方法路径。建立市、县、乡三级试验示范点627个、辐射带动坚果面积140万亩。

2024年,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263万亩,实现青皮果产量30.8万吨,综合产值102.55亿元,同比增长70%。2025年,临沧坚果正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以科技赋能推动山林“坚果”变为致富“金果”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临沧还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选育认定中药材新品种14个,研究制定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26项,申请专利5项,研发新产品9个。围绕茶叶产业发展,突出精品普洱、生态滇红两大品牌。围绕茶叶质量追溯体系标准及品牌创建,组建“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冰岛茶正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明显,“耿马蒸酶茶”品牌入选全国名优特新产品名录。围绕核桃产业发展,组织实施核桃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培育核桃产品品牌20多个,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落地临沧,“凤庆核桃”获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围绕咖啡产业发展,开展咖啡立体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镇康咖啡”“双江咖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围绕蔗糖产业发展,开展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构建出“糖、酒、纸、饲、肥、新材料”的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形成“一根甘蔗吃干用尽”“5+N”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甘蔗综合利用率居全国前列。

围绕锗产业发展,在电子级四氟化锗等制备关键技术上开展研究与科技攻关,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临沧鑫圆锗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普世坤介绍,鑫圆锗业通过3年多技术攻关,突破芯片用电子级四氟化锗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技术专利23项,开发了四氟化锗合成、提纯、检测技术和成套装备,建成年产1000公斤四氟化锗示范工程,产品纯度99.999%,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保障了国家需求。

临沧市积极推动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科技+特色产业”“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步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通讯员   左江   李育芬  李荣   编辑   邓红梅


相关阅读
徐贤在灌区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强调 全力打造经得起检验 让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民心工程 德政工程 发展工程
临沧:“六种模式”做优林下经济
赤子之心永不老!离退休干部登台献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6万亩的茶海秘境,你去过了吗?
63亿从何而来?临沧给出6种林下解析
还有“奶爸”哄孩子画面!汛后云州依然暖
 
图片导读
 
沧源:班洪乡多举措推进新时代...
 
【兴滇润边】临翔:文化惠民润...
 
永德县:4.48万亩沃野披“绿装...
 
耿马:“专家团队+科技服务队...
 
友情链接: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临沧长安网 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 临沧招聘 临沧廉政网 云南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记协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 中国网信网
  • 光明网
  • 正义网
  • 云南网
  •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 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怒江新闻网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编辑部邮箱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滇ICP证:滇ICP备200008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22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16号
    前置审批:云新网前审字2008-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5320147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27624;举报邮箱:lincangjubao@126.com
    涉企侵权举报
    临沧市"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媒体问政邮箱:798665473@.qq.com 问政热线:0883—2123208
    临沧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883—2127624
       
    关闭

    扫码加入“智慧熊猫”
    关闭